杜鹃小苗缓苗期光照管理有哪些技巧
作者:茶农韵客•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0
了解缓苗期,助力杜鹃小苗茁壮成长
新购的小苗,毛细根常会受到一定的损伤。这就需要我们用消毒的剪刀斜剪受损部位,保留主根长度在15-20cm。处理完的根系可以浸泡在多菌灵溶液中20分钟,然后蘸取生根粉,这样能刺激愈伤组织的形成。记得保留原土球1/3的护心土,这样能有效减少小苗的应激反应。
光照管理,掌握技巧,小苗更健康
栽种后的7-10天是杜鹃小苗的缓苗黄金期。这个阶段,小苗需要放在散射光充足且通风的地方,光照强度控制在3000-5000lux。从第8天开始,可以逐渐增加直射光的接触,每天晨间给予1小时柔光照射。等到新芽萌发且叶片挺立,说明小苗已经完全服盆,这时可以转入每天4-6小时的光照环境。夏季的话,需要配合50%的遮阳网进行防护。
杜鹃小苗缓苗期光照管理有哪些技巧
温度与湿度,缓苗期的关键因素
温度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缓苗期的温度以25-30℃比较适宜。晴天的中午, 苗床温度可能会很高,甚至超过35℃,这时可以在中午前后进行短时间的通风,以降低床温,避免引起小苗的灼伤或徒长。3-4月的时候,长江流域地区经常发生倒春寒,夜间温度可能会很低,所以要做好防冻工作。
土壤环境, 杜鹃小苗成长的土壤要求
杜鹃小苗对土壤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pH值在5.5-6.5的酸性基质是存活的基础。建议使用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的黄金配比,每立方米基质添加50g硫磺粉,可以长效维持酸性环境。切记不要使用建筑废土或未腐熟园土,这些碱性物质会导致铁元素固化,引发黄叶病。
细节管理, 让杜鹃小苗茁壮成长
从选土配比到光照过渡,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杜鹃小苗的成活率。建议定期检测土壤EC值,配合叶面喷施螯合铁溶液,双管齐下培育健壮植株。只要我们把握住环境调控的节奏,这些娇嫩的杜鹃小苗终将绽放出惊艳的花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