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李病害防治中,如何根据不同病害症状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作者:花田茶语•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0
保护我们的稠李——了解和防治病害
这么好的稠李,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保护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稠李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稠李的主要病害:稠李红点病
稠李作为兼具观赏价值与生态效益的蔷薇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只是它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性病害的侵扰,特别是红点病对稠李的危害最为显著。
稠李病害防治中,如何根据不同病害症状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病害的症状表现
稠李红点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面上出现近圆形的橙红色病斑, 严重时会变成黑红色。叶子背面凸出来出现黑色的斑点,并出现叶片干枯脱落的现象。幼果期感染形成凹陷红褐色病斑,成熟期病斑 至全果表面常伴随白色菌丝体覆盖。受侵染果实硬度下降,易在风雨天气提前脱落,造成产量损失率达30-45%。
防治方法:科学选择药剂和生态管理
防治稠李红点病,我们应从症状识别及防治措施两方面入手。先说说适时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地病叶病果。接下来 采用以下药物防治方法:在李树发芽之前和展叶之后喷洒农药,李子开花时可以喷琥珀酸铜液进行防范性保护。常用的药物有波尔多液、甲基硫菌灵或是代森锰锌药剂。
综合管理:构建病害防控体系
为了有效控制稠李红点病, 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构建病害防控体系。
- 萌芽前全株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期交替使用80%代森锰锌800倍液与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
- 发病高峰期采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复配使用,提升植株抗逆性。
- 通过症状识别-药剂防控-生态管理三级防护体系,将红点病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 结合物候观测建立防治日历, 在关键节点重点防控,一边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保护稠李,我们从防治病害开始。通过了解病害的特征、 症状和防治方法,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让我们的稠李健康成长,为园林绿化和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