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荬养殖技术中,山苦荬栽培要点与管理方法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
山苦荬种植的适宜温度与覆盖措施
山苦荬, 这种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尤为旺盛。它能够在-5℃至36℃的广温域内生长,但在幼苗期,日温最好控制在18-22℃。春天当气温忽冷忽热时我们可以用无纺布覆盖幼苗,以防春季倒春寒对它们造成伤害。而在夏季高温的时候,搭建遮阳网则能有效地保护叶片,避免因阳光直射而造成叶片灼伤。
山苦荬的种植要点与管理方法
种植山苦荬之前, 我们要了解其生长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先说说选择合适的土壤是非常重要的。山苦荬适宜在pH值6.2-7.0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在种植前,每平方米土壤中可以施入8-10kg腐熟羊粪,这样可以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还有啊,添加珍珠岩有助于改善土壤的排水性。
在施肥方面除了基肥外生长旺盛期每15天可以追施一次稀释1000倍的氨基酸液肥。采收后要马上补施氮磷钾复合肥,并配合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溶液,这样可以有效防范黄化现象的发生。
在灌溉方面采用滴灌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在幼苗期,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而成株期则改为每3天灌溉一次确保根系能够充分吸收水分。雨季来临时还需要开挖20cm深的排水沟,以防止水涝。
山苦荬病虫害的防治与天敌利用
病虫害的防治是山苦荬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常规的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轮作的方式,将山苦荬与葱蒜类作物间隔种植,这样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在发病初期,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效果显著且无残留。
在虫害防治方面可以悬挂黄色粘虫板来监测虫口密度,一边释放瓢虫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控。化学防治时优先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以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山苦荬的种植和管理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土壤、 气候、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因素。只有科学地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实现山苦荬的优质高产,为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