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T
作者:农科精灵•更新时间:3小时前•阅读0
土豆病的防治之道
土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只是土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T-J病的侵袭,给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土豆T-J病的防治之道。
土豆T-J病的症状及原因
土豆T-J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叶子颜色变淡, 顶端叶片向里面反卷,全株萎蔫变褐枯死。地下根部染病后会腐朽、易剥落,侧根局部变褐,病株易拔出,茎部生许多小粒点,还会长出很多黑色的菌核。这种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体在土壤中潜伏,借雨水传播蔓延。
土豆(T
土豆T-J病的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播种前, 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防范病害的发生。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用70%甲基棕褐色可湿性粉末600倍液, 或70%Senson锰可湿性粉末600倍液,或50%由于悬浮剂1200倍液浸泡30分钟。
土壤处理选择土质肥沃的壤土种植土豆, 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采用喜百农土尔奇等消毒剂,疏松土壤,使土壤充满活力。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适量浇水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在土豆生长中后期,雨水较多,田地容易积水,要及时排水,避免病害的发生。
药物防治发病初期, 可用多硫悬浮剂、施保克可湿性粉剂喷雾,7-10天喷施1次连续2-3次。常用的药物有:溴菌腈加代森锰锌,或亚胺唑加百菌清,或咪鲜胺乳油加代森锰锌。
清除病残体土豆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尽早烧毁,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土豆T-J病的防治, 需要从种子消毒、土壤处理、田间管理、药物防治和清除病残体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防范病害的发生,确保土豆的产量和质量。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