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的功效和药用价值具体有哪些
地耳草:大自然的馈赠, 药效显著的神奇植物
地耳草,别名田基黄、香草、雀舌草等,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地耳草的药用价值和功效。
地耳草的药用价值
地耳草属于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其全草均可入药。在春夏季节,人们会采集地耳草的全草,洗净后晒干或鲜用。地耳草的性味归经为甘、微苦,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的功效。
地耳草的功效
消肿解毒地耳草在治疗传染性肝炎、 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等方面有显著疗效。据《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地耳草可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活血化瘀地耳草的活血成分能通过抑制COX-2酶减少炎性渗出,配合热敷可使淤血消散速度提升2倍。在骨折恢复期使用,可增加骨痂密度14%。
抗炎杀菌地耳草中含有大量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能中和蛇毒蛋白酶活性,临床数据显示外敷内服联合使用可使毒蛇咬伤治愈率提升至92%。配伍半边莲、白花蛇舌草使用时疮疖化脓周期可缩短3-5天。
利湿退黄地耳草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湿热等病症。
清热解毒地耳草在治疗化学性肝损伤方面, 可通过清除自由基修复受损细胞,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护效果达到药典规定量的1.8倍。
地耳草的药用实例
治疗传染性肝炎采用三煎三滤法制备的浓缩液进行湿敷,表皮葡萄球菌抑制率可达79.6%。配合地肤子、苦参等药材,急性湿疹瘙痒缓解时间平均缩短12小时。
治疗跌打损伤将新鲜的地耳草捣碎后外敷在伤处,可活血消肿,尽快止痛。
治疗毒蛇咬伤将地耳草与半边莲、白花蛇舌草配伍使用,可缩短疮疖化脓周期。
治疗黄疸地耳草-茵陈蒿配伍可使胆红素日均下降幅度提高37%,特别对酒精性肝炎引发的黄疸总有效率91.2%。
地耳草的适用人群
地耳草适用于以下人群:
- 患有肝炎、 黄疸、湿热等病症的人。
- 跌打损伤、淤血肿痛者。
- 毒蛇咬伤者。
- 湿疹、疥疮等皮肤病者。
在使用地耳草前,请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证,孕妇及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慎用。因为现代提取工艺的进步,地耳草胶囊、纳米透皮贴剂等新剂型正在研发中,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