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地冬瓜种植技术,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栽培方法
在农业领域,高效益的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爬地冬瓜作为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栽培作物,逐渐成为农民朋友的种植首选。本文将详细介绍爬地冬瓜的种植技术,帮助您实现高效益的栽培。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确保爬地冬瓜高产的关键。在选种时,应考虑品种的生长势、抗日烧病能力、瓜面蜡粉、成熟期等因素。一般青皮冬瓜抗日烧病的能力较低,不适宜于爬地种植。整地时,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在定植前,施足基肥,整地做畦。
二、做畦方法做畦方法 | 畦宽 | 用途 |
---|---|---|
单向畦 | 1.3-1.5米 | 种植畦和爬蔓畦 |
双向畦 | 1.3-1.5米 | 种植畦和爬蔓畦 |
爬地冬瓜的种植畦一般由定植畦和爬蔓畦两部分构成,定植畦与爬蔓畦间隔排列。做畦方法分为单向畦与双向畦两种。单向畦适用于种植畦和爬蔓畦的宽度较大,而双向畦适用于种植畦和爬蔓畦的宽度较小。
三、肥水管理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爬蔓畦一般不必进行特别的浇水和追肥,可根据间作套种作物的要求进行。种植畦的浇水和追肥可同时结合进行。在瓜蔓生长前期,可在幼苗前方南侧开一条20厘米左右深的沟,先在沟内撒施农家肥,每沟施10千克左右,然后引水灌溉,待水渗下后每沟再施化肥1千克左右。
四、翻瓜垫瓜定瓜后要进行翻瓜,使果实各部分受光均匀,发育匀称,皮色一致,品质提高。翻瓜时轻轻地翻动约1/4,瓜与瓜柄、瓜蔓一起翻动,不要扭伤或扭断茎叶。一般每隔5-8天翻一次。翻瓜时间最好选晴天中午或下午。由于瓜贴地生长,容易给地下害虫和病菌侵染造成可乘之机,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造成腐烂,应给每个瓜铺一个草垫圈,使瓜与地面隔离。
爬地冬瓜喜温、耐热、适应性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适时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透气性。
合理施肥,确保土壤养分充足。
及时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
适时采摘,确保瓜果品质。
爬地冬瓜种植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节省架材,降低人工成本。
减少搭架和绑蔓用工。
降低管理难度。
提高土地利用率。
增加蔬菜产量。
在种植爬地冬瓜前,先开出一条深13-16厘米、宽20厘米左右的浅沟,往沟内浇水,待水渗下约一半时,将带土坨的冬瓜苗按株距要求摆放入沟内,待沟水全部渗下后,即行培土封沟。
从节位上应选留第一雌花出现后的第二至第五朵雌花坐果,选留具有品种特征、形状正常、发育快、果型大、茸毛多的幼果。当果实“弯脖”、单瓜重为0.3-0.5千克时进行定瓜,从每株中选留1-2个发育最快、个最大、最壮实的瓜,其余瓜全部摘除。
栽培优势:节省成本与提高土地利用率爬地冬瓜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搭架和绑蔓用工,成本较低,方便间作套种,栽培管理比较粗放等优点。春季露地栽培时,于早春低温季节,在爬蔓畦间作小白菜、小水萝卜、筒蒿等蔬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
定植方法:普通栽法与水稳苗法定植时间必须在当地春季晚霜过后,定植深度以埋没瓜苗土坨为宜。定植方法分为普通栽法和水稳苗法两种。浇过定植水后,进行中耕,以不松动幼苗基部为原则,在中耕过程中适当地在幼苗的基部培成半圆形土堆。
爬地冬瓜栽培的未来展望近年来,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爬地冬瓜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爬地冬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