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茭白锈病是茭白生产中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茭白产量和品质

茭白,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农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只是,茭白种植过程中,一种名为锈病的病害却严重威胁着茭白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为您揭秘茭白锈病的防治攻略,助您守护茭白丰收。

茭白锈病是茭白生产中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茭白产量和品质
一、茭白锈病症状及发生原因

1. 症状:

叶片及叶鞘上散生黄褐色小斑点,稍隆起。

因为病害的发展,黄褐色隆起疱状斑越来越多,受害叶面积增大。

叶片上疱状斑破裂,散出锈色粉状物。

后期叶片、叶鞘上产生黄褐色疱斑,严重时连片枯死。

气候因素:高温高湿天气条件下易发生流行。

栽培管理:偏施氮肥、种植密度过高、田间通风透光不良等。

病原菌:茭白单胞锈菌。

二、防治方法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来源。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贪青徒长。

降低种植密度:一般亩栽2000-2500墩为宜,降低田间郁闭程度。

加强水分管理:适时适度搁田,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力。

10%世高可溶性粒剂25克

12.5%腈菌唑乳油40毫升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

20%三唑酮乳油75毫升

40%福星乳油8毫升

注意:药剂可选用1-2种,预防2-3次,避开茭白孕茭期使用。

三、注意事项

1. 防治时期: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

四、案例分享
地区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时间节点
浙江省杭州市 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药剂防治 病株率降低80%,产量提高20% 2021年5月-9月
安徽省合肥市 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药剂防治 病株率降低70%,产量提高15% 2021年5月-9月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合理运用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茭白锈病的发生,提高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茭白锈病:田间危机下的应对之道

在浙江的稻田里,茭白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只是,茭白锈病这一顽疾,却给茭白种植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近日,玉山区域的茭白田块锈病开始蔓延,有的田块发病程度甚至偏重,叶基部叶片开始发黄,这无疑给当地农民敲响了警钟。

茭白锈病是茭白生产中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茭白产量和品质

1. 及时清除病叶,改善田间环境

由于日前连续降雨,田间湿度大,加上高温天气,茭白锈病很容易发生蔓延。为了遏制病情,农民们应抓住雨后天晴的时机,及时清除下部病叶、黄叶、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这一措施不仅能降低病害的传播速度,还能为茭白创造一个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2. 综合防治,双管齐下

茭白锈病和胡麻叶斑病是影响茭白生产的主要病害。这些病害不仅会导致茭白叶片枯黄,还会显著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做好防治工作对于保障茭白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在防治过程中,农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茭白贪青徒长;加强水分管理,在茭白分蘖末期适时适度搁田,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力。

茭白锈病宜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0%世高可溶性粒剂25克;12.5%腈菌唑乳油40毫升;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20%三唑酮乳油75毫升;40%福星乳油8毫升。上述药剂任选1-2种,预防2-3次,要注意避开在茭白孕茭期使用上述药剂。

4. 优化种植密度,降低病害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