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病害图谱,展示山药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作者:花田隐者•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2
一、山药病害概述


山药,作为药食两用的佳品,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只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山药病害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帮助广大山药种植者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本文特此整理了山药常见病害的图谱解析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 症状描述 | 防治方法 |
---|---|---|
根腐病 | 发病初期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斑点,之后发展成深褐色的长形病斑。 | 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施防治。 |
疫病 | 发病症状有叶片会出现绿色油渍状小斑点等。 | 选用72.2%普力克800倍液、72%克露700-800倍液等喷施防治。 |
灰斑病 | 叶片感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生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呈不规则形。 | 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防治。 |
褐斑病 | 病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 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72.2%普力克800倍液等喷施防治。 |
炭疽病 | 病叶出现黑色或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明显的轮纹。 | 选用70%甲霜灵锰锌或7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等喷施防治。 |
1. 加强种植管理,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实行轮作制度,避免病害的重复发生。
2. 注意田间通风,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传播。
5. 加强对山药病害的监测,一旦发现病情,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山药病害图谱,展示山药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的部分讲完了,接下来看山药病害图谱:防治策略与案例解析。
二、灰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灰斑病主要侵害山药叶片,症状表现为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形状。这种斑点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颜色较深,中部颜色较浅。因为病情的发展,病斑可能会汇合,导致叶片枯萎脱落。
为了有效防治灰斑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以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通常需要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7-20天。
在河南某山药种植基地,由于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山药,导致灰斑病较为严重。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基地在第二年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提升了约20%。
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病害防治方法的创新,相信灰斑病对山药产量的影响将会进一步降低,为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