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百香果叶片皱缩,疑似病毒感染

百香果叶片皱缩,这可让不少果农头疼不已。该病原主要靠蚜虫带毒传播,带病苗木或枝条可实现远距离传播;春季气温回升,植株发芽,昆虫开始活动时此病扩散较快。夏秋季高温多湿,是病毒病的发生高峰期。

百香果叶片皱缩,疑似病毒感染

炭疽病和疫病果子上有水渍状病斑,病毒病的叶片多出现花叶,果子皱缩,较硬。近期不少果农发来百香果照片,想看下是什么病害,小编仔细研究了照片,发现疑似病毒感染。

病害类型 症状
花叶病毒 发病时叶片带浅黄色斑驳,病叶皱缩,严重时叶片反卷。部分果实畸形硬化,果肉少或无,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低,品质差。
木质化病毒 表现为叶片颜色变浅,呈花叶症状,稍有皱缩现象。另外,许多植物病毒病并非寄生在单一植物,如果果园套种瓜果、茄科、草本等作物,它们携带病毒的话,百香果也有被病毒病感染的风险。
斑纹病毒 果实出现花斑,严重影响鲜果卖相。

百香果的防治方法

可能是由百香果病毒病引起的,百香果病毒病在百香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由于百香果发生病毒病以后药剂防治效果比较差,应该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

百香果发生病毒病的症状大致有以下3种类型:

一、发生情况:4月份以来,本县植保植检站在透堡、官坂、东湖、蓼沿、潘渡等乡田间调查,百香果出现皱缩畸形、叶片出现花斑或水泡状皱缩等疑似病毒症状,百香果病毒病在春季开始呈多发趋势。

二、剪根重栽原因:浇水过量或肥料过浓都会导致百香果根部的腐烂,影响它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导致叶子发黄。解决方法:将百香果从盆中取出,将部分旧土去掉,使根部露出。检查一下是否有腐烂,并将烂根及时剪掉。之后将它放到多菌灵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并放到阴凉处。晾干的植株要用干燥的土。

三、在百香果病毒病多发区,在幼苗时就要进行喷洒抗病毒药进行预防,一般在喷洒农药时,可加入病毒灵1500倍液,或者是辛菌胺醋酸盐300倍液。或者是0.5%菇类蛋白多糖600倍液进行喷洒预防。

百香果病毒病是很常见的,有些症状并不明显,有的叶面则出现皱缩、花叶、黄班等症状,容易跟蓟马和螨虫的危害、药害和病害相混淆。

百香果幼苗期通过叶片观察不易判断是否携带病毒;二年苗如果修剪不当,引起的新叶卷缩、花叶则有可能属于病毒病侵染所致。正规的育苗场会对母本园进行严格管理,多采用相对隔离,无土栽培、一株一剪等技术,并且每年会多次将母本采样到相关的病毒检测机构检测是否感染、携带病毒,以确保嫁接苗所用到接穗不携带病毒,从源头控制病毒。

部分植株叶片出现疑似病毒病症状,但又不懂确认,不知该如何处理!先看一下照片吧。▲疑似病毒,建议重种

3、斑纹病毒:果实出现花斑,严重影响鲜果卖相。

2、木质化病毒:表现为叶片网状斑驳,呈花叶症状,稍有皱缩现象。病株矮化,生长发育不良,结实率明显下降。果实小且畸形,硬化,果皮厚,果腔缩小,果肉减少,称“石头果”。

2、消灭害虫,包括带毒传播的蚜虫,飞虱,蓟马,白粉虱等。一般在发生害虫初期,可选用噻虫嗪2000倍液+溴氰菊酯2000倍液+爱多收或者是天达2116+有机硅农药增效剂,进行全株喷洒。

2、春季蚜虫、蓟马、螨虫等害虫开始活跃,繁殖和传播病毒迅速。大部分种植的是扦插苗,带毒风险大,除了苗本身带毒外,也可以通过自然环境中的茄瓜类病毒寄主传染。

3、高温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所以春秋季节病毒症状更容易表现。在营养条件良好时,叶面表现良好,到了开花结果期,病毒症状逐渐显现。

回顾完百香果叶片皱缩,疑似病毒感染。,让我们继续探讨百香果病毒防治新策略,保障产业健康。

百香果叶片皱缩,疑似病毒感染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无性繁殖。

在幼苗期喷洒抗病毒药进行预防。

消灭害虫,包括带毒传播的蚜虫、飞虱、蓟马、白粉虱等。

防治要点如下:

春季蚜虫、蓟马、螨虫等害虫开始活跃,繁殖和传播病毒迅速。大部分种植的是扦插苗,带毒风险大。

高温对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春秋季节病毒症状更容易表现。

在营养条件良好时,叶面表现良好,到了开花结果期病毒症状明显。

某果农在种植百香果时,发现部分植株叶片出现皱缩现象,担心是病毒病。经过我们的诊断,发现这是由于缺素导致的果实皱缩。果农按照我们的建议,补充了中微量元素,并调整了灌溉和施肥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植株恢复正常,果实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