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国产新大豆上市,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

关于新豆上市的价格,农民普遍预计不容乐观。理由一是2015年的大豆销售就不怎么好,可能新豆上市后也一样;二是今年当地新豆品质较差,价格低。调研发现,今年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省西北部发生夏伏旱,受灾地区大豆减产、品质较差;产区农户手中几乎没有余豆,部分贸易商以购销临储陈豆为主;市场关注新豆上市,但对价格预测较谨慎,预计新豆上市后优质优价。

国产新大豆上市,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
地区 受灾情况 大豆品质 产量变化
内蒙古东部 夏伏旱 品质较差 减产
黑龙江省西北部 夏伏旱 品质较差 减产

调研了解到,今年内蒙古东部、黑龙江省西部发生夏伏旱。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东山屯村遭遇26年不遇的旱灾。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双泉镇80%以上的耕地受旱,镇上龙头村和龙凤村两个村的1500亩大豆面临绝产。旱情还使得受灾区大豆品质变差,粒型小,“辣椒籽”、不完善粒居多,基本达不到国标三等的标准。受灾后“土豆子”、“青豆子”、“有虫口的豆子”比重增加,收获后只能送到油厂压榨,价格自然高不了。所调研地区今年种植的高蛋白大豆品种较多,旱情也影响了大豆灌浆,大豆蛋白含量预计要降低。

1、新大豆上市面临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受到天气的影响,今年的收割延迟,大豆的水分较大,很难满足目前市场的使用需求,再加上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对库存的消化,新豆上市后的价格可能面临压力。

进入9月,国产大豆行情依旧弱势,临近十一,新季大豆陆续上市,市场收购主体观望为主,成交有限,行情弱稳为主。根据2020年1月-8月的国产大豆月度数据显示,国产大豆价格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雨水阻碍收割,今年内地大豆面积增幅可观,但收获季节恰逢阴雨连绵,大豆产量、质量远低于预期,不但上市时间推迟,而且数量较少。目前市场可交易优质货源有限,农民挺价心理仍存,且因10月中上旬持续降雨影响,黄淮地区新豆水分较高,近期因为水分降低,新豆价格也出现上涨。

殷瑞锋介绍,一是新豆上市之初,质量不稳定,价格混乱且不断下滑,因为新粮陆续入仓,农户心态逐渐稳定,不再急于销售,市场供应压力没有之前大;二是因为新豆上市,市场供应增加,但需求并未明显增长,导致价格波动。

10月份,国产大豆收获接近尾声,10月初至中旬,新豆集中上市,国内大豆价格高开低走,至10月下旬,受豆农惜售情绪强烈影响,国产大豆价格有所回升,总体来看,新豆上市前期的价格可能偏高。

2019/2020年度农户卖粮集中在上半年,价格偏低,后期涨幅巨大,2020/2021年度新大豆上市前夕,农户有可能会惜售。东北地区天气目前看没有出现较大问题,但东南部土壤偏涝,近期持续低温多雨,进一步加剧土地湿度,7月至8月份是大豆生长关键期,天气前景也并不特别乐观。

关于补贴政策,有农户建议国家做好2016年大豆市场价格监测工作,把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的价差实实在在地补给农民。今年国家对玉米实行“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政策,黑河市爱辉区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认为玉米价格市场化后,会促进大豆、玉米比价回归正常区间,明年合作社想轮作,希望国家“不管种啥都给生产性补贴”,并且补给实际种地的人。

受灾区大豆单产下降,即使保持去年价格不变,农民收益仍受到影响。调研发现,包地种大豆的规模经营户,由于地租成本较高,旱情对其经营的影响非常大。与包地种豆相比,如果是自家的承包地,则能大致保本。

因此,今年东北国产大豆上市以来价格也呈低迷态势,贸易商大多不敢采购。粮商普遍反映,今年东北新大豆颗粒较往年小,并且部分有病斑,质量不好,...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大豆市场波动,创新应用待突破,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国产新大豆上市,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

政策建议,关注补贴针对当前形势,有农户建议国家加强大豆市场价格监测,将价差补贴实际补给农民。此外,一些地区如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由于干旱或涝灾,大豆提前上市,质量普遍不如去年,预计新豆上市后价格将出现分化。

未来展望,创新应用待突破面对大豆市场的波动,创新应用成为突破的关键。如何提高大豆种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如何优化大豆加工产业链,如何提升大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