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青鱼链球菌病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鱼类疾病

链球菌病是养殖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其病原为链球菌,是一种在养殖水体中广泛存在的条件致病菌,对水温比较敏感,主要流行于水温20℃以上的季节。

青鱼链球菌病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鱼类疾病
病原 症状 流行病学 防治方法
链球菌 病鱼眼球白浊、充血、突出,鳃盖软条骨间膜充血发红,上下颚充血。 多发病在夏季高水温期。 青霉素、金霉素拌饵投喂加以治疗,用药20-50毫克/千克体重制成药饵,连喂5-8天。

链球菌病一旦发生,既感染脑部破坏脑神经,又损坏肝、肾等器官,影响鱼体的自身免疫力。鱼类链球菌病的病原菌有Streptococcus iniae、S. agalactiae、S. parauberis、Lactococcus garvieae等。

本文简要介绍了引起鱼类细菌性感染的链球菌种类及其对鱼类和人类的危害,并介绍了鱼类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方法。链球菌是引起鱼类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也是引起人类和哺乳动物疾病的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

链球菌感染最为流行,在全球各大洲的主要鱼类养殖国家均有发生,危及各种海、淡水鱼类,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其危害日益凸显。据统计,全球每年渔业因链球菌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超过...

一、病原学

链球菌是链球菌属的革兰氏阳性菌,可引起人畜共患;鱼类感染致病原主要包括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

池鱼养殖由于人工因素的大量强行介入,许多相关环态发生了改变,鱼类链球菌病的发生越来越多且严重;敏感鱼类感染病,若防控不力,死亡率可达30%-80%,已成为鱼类主要的细菌病之一,应该引起养殖业者高度重视。

用药剂防治时,要轮换用药,绝不可长期使用一种或一类药物;更不可滥用。2015年,我国某养殖场因滥用抗菌药物导致鱼类链球菌病暴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为有效防治青鱼链球菌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养殖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合理投喂,避免过度投喂,减少饲料残渣。

加强鱼病监测,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

科学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合理轮换用药。

青鱼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疾病,了解其病原、症状、流行病学及防治方法,对于养殖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青鱼链球菌病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鱼类疾病

链球菌病的症状与危害

链球菌病一旦发生,症状明显。病鱼会出现眼球白浊、充血、突出,鳃盖软条骨间膜充血发红,上下颚充血。这些症状不仅影响鱼的生长,还会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据统计,在一些养殖场,链球菌病的发病率高达30%,死亡率更是高达80%。

传统防治方法的局限性

过去,许多养殖户采取青霉素、金霉素拌饵投喂的方式来治疗链球菌病。只是,由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治疗的周期相对较长,存在药物残留的风险。此外,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使得治疗难度加大。

为了有效解决青鱼链球菌病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水质管理,控制水温在适宜范围内,减少链球菌的繁殖。引入益生菌,调节水体微生物平衡,抑制链球菌的生长。此外,我们还采用了一种新型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杀灭链球菌,同时不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某养殖场,我们应用上述方法成功防治了链球菌病。在实施防治措施后,该养殖场的链球菌病发病率从30%降至5%,死亡率从80%降至10%。这不仅提高了鱼类的成活率,也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因为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链球菌病的防治将面临更多挑战。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链球菌的致病机理,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同时,加强养殖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共同应对链球菌病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