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带鱼气泡病是因水中溶解氧不足导致的疾病

带鱼气泡病,一种由于水中溶解氧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饱和导致的疾病,它不仅影响带鱼的生长,更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本文将深入探讨带鱼气泡病的成因、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带鱼气泡病是因水中溶解氧不足导致的疾病
一、带鱼气泡病的成因
成因 描述
水中溶解氧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饱和 水体中的溶解氧或其他气体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导致气体在鱼体内形成气泡。
水体温度变化 水温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溶解氧含量的变化,进而引发气泡病。
养殖密度过大 养殖密度过高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减少溶解氧,增加气体过饱和的风险。

带鱼气泡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鱼体表出现气泡,这些气泡通常由气泡浮力浮于水面,使鱼难以下沉。

鱼体表出现气泡

鱼体失衡,尾上头下浮于水面

鱼体无法摄食

反复挣扎,体力耗竭而死

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饵,防止水质恶化。

适当提高水体pH和水体透明度,以缓解症状。

发病时,每亩用4~6千克食盐全池泼洒。

在高温季节,应注意遮阳,保持水质新鲜。

将病鱼转移到清水中饲养,以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带鱼气泡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养殖户应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

以我国某沿海地区为例,2019年夏季,当地一家养殖场因带鱼气泡病导致损失惨重。该养殖场共养殖带鱼约10万尾,其中约3万尾发病。由于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最终导致约1万尾带鱼死亡。这一事件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也对当地渔业资源造成了一定影响。

带鱼气泡病是因水中溶解氧不足导致的疾病
防治策略:从日常管理入手

针对带鱼气泡病的防治, 应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饵,防止水质恶化,是预防气泡病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 1. 适时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 2.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溶解氧、氨氮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3. 加强养殖池的曝气,提高水体流动性,降低气体过饱和的风险。

在某次带鱼气泡病的防治过程中,养殖户小李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将病鱼转移到清水中饲养,以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 2. 使用车前草和生石膏混合物遍洒于水体中,以吸附气泡; 3. 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透明度,缓解病鱼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鱼症状逐渐缓解,最终全部康复。这一案例表明,针对带鱼气泡病的防治,采取综合措施是关键。

带鱼气泡病的防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加强日常管理,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带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