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越冬管理,关注水温、水质和饲料调整
导读:草鱼是常见的淡水鱼品种,也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且价格实惠,受到了大众老百姓的喜爱。目前,我国的草鱼养殖产业也...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原则。注重利用有益生物制剂改善池水水质和池塘环境。 越冬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是准备越冬鱼池,...
草鱼的越冬管理要点
饲料要新鲜,不投发霉、变质、腐败的饲料。
及时清除池边残草、废弃物、死鱼等。
多投喂含Vc丰富的青嫩草,配合饲料中Vc含量不低于600mg/kg。
青饲料投在饲料框内,投饵台周围经常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饲料台、框可定期挂药袋消毒。
鱼病易发季节,每隔20天左右投喂药物饵料3-5天,池水每月用1g/m3漂白粉或0.2g/m3二氧化氯消毒一次。
越冬前的准备工作因为气温逐渐降低,养殖鱼类活动减少,摄食欲降低,从而导致其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停滞、掉膘以及负增长。冬季这3个月对于草鱼养殖而言,是全年草鱼养殖的关键时期。
方面 | 具体措施 |
---|---|
准备越冬鱼池 | 选择背风向阳,面积2-8亩、水深2米以上的鱼池作越冬池。 |
清塘消毒 | 越冬池放鱼前最好把水放净暴晒一周,清除过厚淤泥,淤泥保持在10-15cm厚,每亩用生石灰100kg进行干法清塘,彻底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类。 |
亲鱼管理 | 其雌雄比例一般为1:1.5,最低不少于1:1。亲鱼池要有专人负责、精心管理。做到经常巡塘,定时加注新水增加溶氧,防止渗漏,保持一定水位,以提高水体温度。 |
鱼种放养 | 鱼种在越冬前应先拉网锻炼1-2次,拉网前应停食3-5天,再并塘。成鱼及亲鱼的放养密度最好不超过2kg/m3水体。 |
当连续天晴、水温在6℃以上时,要投喂适量的精料和青料,供鱼类直接摄食,以增强体质减少掉膘。
要保证鱼苗安全越冬是个棘手问题。就算鱼苗养得再好,如果越冬管理出现问题,鱼种就会出现冻伤、长虫、缺氧、窒息、泛塘等病害,严重影响鱼种...
做好这几点投喂措施,才能确保草鱼安全越冬。
发布于:山西省 湖北省是全国草鱼养殖大省,其草鱼养殖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洪湖市的草鱼养殖水面和产量居全省第一。
在草鱼...
在亲鱼的越冬管理上应注意:主养草亲鱼的池塘,每亩放养8-10kg的草亲鱼15尾,搭配鲢或鳙亲鱼3尾、团头鲂亲鱼12kg左右。
及时清除池边残草、废弃物、死鱼等。多投喂含Vc丰富的青嫩草,配合饲料中Vc含量不低于600mg/kg。
青饲料投在饲料框内,投饵台周围经常用漂白粉等药物消毒,饲料台、框可定期挂药袋消毒。
鱼病易发季节,每隔20天左右投喂药物饵料3-5天,池水每月用1g/m3漂白粉或0.2g/m3二氧化氯消毒一次。
越冬并塘应在水温10℃左右的晴天进行。每亩水面可放养规格10-12cm的鱼种2-3万尾。
同时春季水质容易恶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草鱼病害多发。
冬季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五黄精华液和应激高稳C,减少肝胆综合征和肠炎的发生概率,提高鱼体免疫力。
注意鱼的摄食和运动,发现鱼食欲不足、冲水、游边、浮头等现象,马上检测水体指标,镜检有无寄生虫,对症处理。
注意冬季杀虫慎用菊酯类杀虫剂。
使用碘制剂定期消毒,抑制病毒和细菌繁殖;捕捞前后消毒,防止鱼体损伤后继发感染。
除了做好以上养殖管理工作,建议元旦前后卖掉部分达到销售规格的鱼,越冬期间的适宜养殖密度是将存塘量保持在最大载鱼量的一半以下。
在结束草鱼养殖越冬管理,关注水温、水质和饲料调整,确保鱼儿安全过冬。后,我们继续探讨越冬管理:水温、水质、饲料三管齐下,保障草鱼安全过冬。
水质是影响草鱼健康的关键因素。在越冬前,我们要对池塘水质进行彻底的净化,确保水体清洁,溶氧充足。具体措施包括:
清除池底淤泥,保持水体透明度。
定期更换池塘水,增加水中溶氧。
使用生物制剂,如EM菌、芽孢杆菌等,改善水体环境。
搭建温室或保温设施,降低外界温度对池塘的影响。
在气温较低时,使用增氧泵或水车增加水体流动性,提高水温。
定期检测水温,确保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在越冬期间,草鱼的摄食量会明显减少,因此,饲料管理尤为重要。
选择优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
根据水温变化,适当调整饲料投喂量。
在饲料中添加Vc等有益成分,提高草鱼免疫力。
定期检测水质和鱼体,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使用生物制剂或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湖北省洪湖市某草鱼养殖场,在实施以上越冬管理措施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
越冬期间,草鱼发病率明显降低。
草鱼越冬成活率提高,减少经济损失。
养殖场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因为我国草鱼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科学养殖、绿色养殖成为必然趋势。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优化越冬管理技术,为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