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转基因黄河鲤鱼,身负异种基因

“当我们做出第一条转基因鱼时,国外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朱作言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之所以萌生转基因鱼的想法,是受到了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的启发。“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我们不可能拿到鱼的基因,所以只能把总体的DNA转进去。”

转基因黄河鲤鱼,身负异种基因
转基因黄河鲤鱼的历史与现状
年份 事件
1983年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将重组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受精卵,获得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
1991年 中国成功获得世界上第一条转基因鱼——生长快速的转基因黄河鲤,与普通鲤鱼具有一样的食用安全...
2000年 培育转基因三文鱼的美国公司AquaBounty Technologies首任总裁埃利奥特·恩提斯曾专门来到武汉,与朱作言寻求合作可能。
2022年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正式批准转基因三文鱼上市,成为转基因动物消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

研究显示,在同等养殖条件下,转基因鲤鱼的平均生长速度比普通黄河鲤快52.93%~114.92%。经过多代筛选后,研究人员获得了稳定的“转全鱼生长基因黄河鲤”品系。此项技术可将养殖周期缩短一半,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和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只是,转基因黄河鲤鱼在上市之路中遭遇了许多困难。一方面,人们对于转基因鱼的安全性问题存在疑虑;另一方面,转基因黄河鲤鱼在自然淘汰中面临基因退化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炜表示,转基因鱼育种是一项诞生...

嗅觉敏锐的美国商人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商机。2000年,培育转基因三文鱼的美国公司AquaBounty Technologies首任总裁埃利奥特·恩提斯曾专门来到武汉,与朱作言寻求合作可能。

遗憾的是,25年后,美国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鱼的商业化,而中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首创技术依然在围城中徘徊。

举步维艰!黄河鲤鱼遭遇基因退化危机,随意放生该停一停了,本视频由钓鱼七天乐提供,3663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下载客户端3663次播放 | 发布时间:2022年6月16日 0 23 收藏 举步维艰!黄河鲤鱼遭遇基因退化危机,随意放生该停一停了 接下来播放 创作中心消息

正是因为转基因黄河鲤鱼,身负异种基因,却难逃自然淘汰。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才促使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转基因鲤鱼助力渔业发展,未来潜力无限这一领域。

在《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黄河鲤鱼》这一集科普动画中,我们见证了1991年中国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条转基因鱼——生长迅速的转基因黄河鲤。这种鲤鱼与普通鲤鱼在食用安全上并无差异...

转基因黄河鲤鱼,身负异种基因

1983年,朱作言领衔的团队利用“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将重组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受精卵,培育出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只是,鲜为人知的是,在转基因鱼的上市过程中,美国实际上是后来者。

那么,世界上第一条转基因鱼为何未能在中国本土市场化?

在成功尝试后,朱作言信心满满。1991年,他 对黄河鲤鱼进行改造。“我们克隆了草鱼生长基因,并替换鲤鱼自身的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转移到黄河鲤鱼的受精卵中,使其具备促进草鱼生长功能的蛋白质。”

1990年,一则关于世界首条转基因鱼的报道刊登于《纽约时报》。这条鱼的“主人”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朱作言。当时,该技术领先美国同行3年时间。

“这个事情很难说清楚。”朱作言说,“尽管在研究上处于领先地位,但要第一个进入市场,我没有信心,政府也不会有这个勇气,特别是面对着转基因被长期误解的社会舆论。”

“他们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兴趣,但由于鲤鱼在美国没有太大市场,也就不了了之了。如果当年做的是三文鱼,很可能第一个上市。”朱作言表示。

第四集: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黄河鲤鱼是在优酷播出的动漫高清视频,于2017-03-07 11:34:22上线。视频内容简介:《转基因科普动画》由基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