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鲫鱼疱疹病毒肆虐,数年无药可治
实际上,疱疹病毒有很多种,如不少人曾得过的“疱疹”,就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而鲫鱼疱疹病毒主要的感染对象就是鲫鱼。
“虽然有很多研究人员都在研究这种病毒,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寻到好的解药。”丛宁说,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鲫鱼感染上了鲫鱼疱疹病毒,就相当于宣布了“死刑”。
鲫鱼疱疹病毒入侵一养殖场死了7万多斤鲫鱼鲫鱼疱疹病毒,这种A10视点SHIDIAN■2014 年6 月 4 日 /星期三 ■编辑:刘昌云 版式:魏鑫 校对:王升阳24小时新闻热线:96496 邮箱:宝应两家大型养殖场10多万.... 市水产站站长叶金明介绍,目前鲫鱼疱疹病毒发生地主要集中在宝应,2012 年该病致死当地鲫鱼达400 万斤,2013 年则上升到500 万斤,来势汹汹,发展迅猛。
王技术员说,这些死亡的鲫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鱼鳃发红,当把鲫鱼提起来时,有血水从鳃流出。
丛宁介绍,鱼类身上的病毒还没有可传染人的先例,鲫鱼疱疹病毒也不例外,因此,只要正常烹饪,对人是没有影响的。
江苏省宝应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宝应225800)朱春燕2薛中仪2顾伟1孟庆国1王文p摘要:异育银鲫疱疹病毒类病害是新型鱼类疾病,其中由鲤科疱疹病毒一II型引起的疾病对于异育银鲫养殖具有极大危害,本文调查和研究了近年江苏省淡水渔业重点养殖县——宝应县异育银...
养殖模式多为以鲫鱼为主养品种的鲢、鳙、草、鳊等多品种混养,平均每公顷放养鲫鱼密度约为2.25万尾,年鲫鱼产量约7500千克。自2008年以来,宝应县养殖的异育银鲫发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疱疹病毒病害,其中2011至2013年发病点明显增多、连片发病面积不断扩大,死亡率急剧升高、...
王技术员说,鲫鱼发病后,他们也曾用了很多方法救治,“但现在看下来,什么方法都不好使。”
孟庆国1王文p吴霆·,2丁正锋·朱春燕2薛中仪2顾伟1 (1.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江苏省宝应县水生动物....
按照过去对鲤鱼疱疹病毒的认识,13℃以下就不发,或是很少发疱疹病毒,可最近段时间...
叶金明说,扬州有着江苏全省最大的鲫鱼繁殖场,年繁殖鲫鱼苗种150亿尾,销往包括江苏在内的7个省。好消息是,在鲫鱼苗种繁育场还没有发现鲫鱼疱疹病毒。
近日来,扬州市水产站组织巡诊队到宝应、江都等地巡诊水产病害,巡诊发现,宝应两家大型养殖场10多万斤鲫鱼陆续死亡。巡诊队发现,致鲫鱼大量死亡的“元凶”是外来入侵病毒—鲫鱼疱疹病毒,这种病毒入侵扬州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来势汹汹,有向南发展的趋势。市水产站技术人员提醒,鲫鱼疱疹病毒近几年来导致数百万斤鲫鱼死亡,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一旦发现鲫鱼感染该病,应对鱼塘及早消毒并转养其他鱼。
鲫鱼疱疹病毒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扬州的?丛宁分析说,最大的可能就是引入的苗种体内携带有这种病毒,随后传染给其他鲫鱼,“当然,也有可能是通过其他媒介如鸟类传播,但目前还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的困难。 除了鲫鱼之外,鲤鱼疑似疱疹病毒,这段时间也是频发,不断接到养殖户打来的电话,发来的图片也大多具有疱疹病毒的特征。明显的区别就是,病毒引发的鱼病,死鱼数量呈现出的是暴发性的增长,而细菌引发死鱼数量增加相对较慢,且会因为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从用药来看,可选择用于治疗的药物有
让叶金明担心的是,这种“无药可治的病毒”有继续向扬州南部地区发展的趋势,“2013年,我们在高邮湖西及运东东北部也发现了零星的案例。”
丛宁介绍,鲫鱼疱疹病毒于1992年首次在日本的观赏鱼体内发现,随后先后扩散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大陆、英国等地。2007年盐城海岸首次发现鲫鱼疱疹病毒,随即扩散到射阳、兴化等地,2009年在宝应发现,2012年起在宝应迅速发展,给鲫鱼养殖户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畜牧渔业论文r洪徐鹏r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r2012年夏初在江苏省盐城银鲫养殖区大规模爆发“大红鳃和“鳃出血病症导致全池鲫鱼、鲤鱼在一周内全部漂塘,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经过回感实验以及病原检测确定病原为鲫疱疹病毒为鲤疱疹病毒型CyH
叶金明表示,虽然每年致死鲫鱼的绝对数量还在上升,但就现在来看,对整个鲫鱼市场还没有产生大的影响,“这主要是扬州鲫鱼养殖面积非常大,从统计来看,扬州鲫鱼养殖有40万亩左右,而受鲫鱼疱疹病毒影响的鱼塘面积在2万亩左右。”
丛宁说,从前两年来看,鲫鱼疱疹病毒在宝应的高发期是5月,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这个高发期提前了,在4月份就开始了。“这种病毒暴发跟气温有很大关系,当气温达到15℃时,它就开始发威,而当气温升高到26℃左右时,可以说开始发狂。不过,当气温超过30℃后,鲫鱼疱疹病毒就开始消失了。”
“眼下,市、县水产站正密切监控鲫鱼疱疹病毒的发生发展趋势。”叶金明说。
“对扬州乃至国内而言,鲫鱼疱疹病毒其实既是一种新型病毒,也是一种外来入侵病毒。”丛宁说,因为是新型外来病毒,现在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太全面,但它造成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一个鱼塘,只要发现有鲫鱼感染鲫鱼疱疹病毒,这个鱼塘基本就没救了,鲫鱼的死亡量非常大。”
4月底以来,宝应一养殖场的王技术员发现,鱼塘里不断有鲫鱼死亡,“多的时候,上午工人刚刚捞出水面上的死鱼,下午水面死鱼又满了。”截至目前,该养殖场死亡鲫鱼量已达7万多斤。而距离该养殖场不远的另外一家鲫鱼养殖场,死亡的鲫鱼也超过了3万斤。
在江都鲫鱼繁育场,水产站技术员在巡诊时并没有发现鲫鱼疱疹病毒,“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病毒现在已经成了扬州鲫鱼的最大的一个隐患。”
王技术员说,宝应的鲫鱼养殖,只有部分是净养,很多都是混养,他所在的养殖场,不少鱼塘就是既有鲫鱼也有其他鱼,“这病很奇怪,死亡的都是鲫鱼,其他鱼都好好的,一点影响都没有。”
丛宁说,近年来严重影响扬州水产养殖的病毒有两种,一种是鲫鱼疱疹病毒(本报2014年4月曾以《鲫鱼疱疹病毒 入侵 宝应 数年 无药可治,去年500万斤鲫...
刚才提到宝应鲫鱼疱疹病毒肆虐,数年无药可治,威胁渔业安全。,下面来说说宝应鲫鱼疱疹病毒:渔业安全新挑战。
疱疹病毒,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近年来却成为了宝应县渔业的一大噩梦。以鲫鱼为主要养殖品种的宝应,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病毒挑战。
鲫鱼疱疹病毒是一种新型鱼类疾病,由鲤科疱疹病毒I型引起的。这种病毒在1992年首次在日本的观赏鱼体内被发现,随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宝应,这种病毒于2009年首次被发现,2012年起迅速蔓延,给当地渔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由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鲫鱼疱疹病毒,一旦发现鲫鱼感染该病,养殖户只能采取消毒鱼塘、转养其他鱼类的措施来减少损失。这种病毒不仅对鲫鱼养殖造成严重危害,还对其他鱼类如鲤鱼等也有一定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