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大棚红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近年来,当地许多企业开始涉足红枣深加工,红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在柳林县红灵芝现代种养园区,100亩高标准的大棚,使用钢架支撑,为冬枣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大棚红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周飞看到该村的冬枣产业虽然发展壮大,但农民收入却有所下降。于是,他带领办事处、村班子以及部分村民外出考察取经,回来后决定建冬枣大棚,打好时间差,让冬枣提前成熟。牛宝恩是村里最早种植冬枣的农户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当地种冬枣的行家里手。牛友山说,当时冬枣是新生事物,对于增收迫切的农民无异于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群众积极性很高。

大棚红枣种植、管理、销售经验交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在枣园的大棚下,喝一杯崂山绿茶,品尝着甜丝丝的“中华大梨”枣,回顾起种植大枣的这些年,枣园主人、今年已68岁的毛德进感触颇深。挂满枝头的大红枣犹如一串串火红的小灯笼,映红了枣农丰收喜悦的笑脸。

设施栽培种冬枣,每亩净赚2万元,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案例分享

李俊成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不仅摘了“贫困帽”,而且实现了稳定脱贫。李俊成也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他说,一定要起好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刘红军的温室冬枣大棚,记者看到,一颗颗饱满硕大的冬枣挂在枝头,红润透亮,惹人喜爱。2015年,刘红军到陕西考察温室大棚冬枣,经过两年的学习...

这两天,在大荔县安仁镇伏坡村的精品冬枣产业园里,当地枣农们借助空调增温技术,大棚内已经枣花飘香、果实繁硕、绿意盎然,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大棚红枣产业具有以下优势:

项目 优势
种植技术 标准化、精细化
产品品质 高品质、绿色无污染
市场前景 需求量大、价格稳定
经济效益 每亩净赚2万元

大棚红枣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有望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脱贫攻坚做出更大贡献。

大棚红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技术交流,共享种植经验 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红枣大棚项目正稳步推进。目前,大荔县冬枣产业正在稳步良性发展,全县改建新型设施大棚冬枣已经达到38万多亩,年产量近50万吨,产值接近50亿元。

一直以来,红枣产业就是当地农民的主导产业。但受天气影响,红枣裂果、烂果一直制约着红枣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投资1000余万元,努力打造有机红枣示范基地,采用“土、肥、水、种、密、保”六位一体的模式,助力红枣产业升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