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施肥,避免误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时节。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施肥是关键环节之一。只是,不少农民朋友在施肥过程中存在误区,导致肥效不佳,甚至影响作物生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春耕施肥的常见误区及科学用肥方法。
误区 | 原因 |
---|---|
1. 微肥当家 | 过度依赖微肥,忽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导致作物营养不良。 |
2. 撒施或面施磷素化肥 | 磷素易被土壤固定,撒施或面施效果不佳。 |
3. 化肥与根瘤菌肥混施 | 化肥中的氯离子会抑制根瘤菌生长,降低固氮效果。 |
4. 尿素施后立即浇水 | 尿素易随水流失,降低肥效。 |
5. 碳铵和尿素混用 | 碳铵中的氨气会挥发,降低尿素肥效。 |
6. 酸性肥料与碱性肥料混用 | 发生中和反应,降低肥效。 |
7. 单施磷酸二铵作基肥 | 磷酸二铵需与氮、钾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效。 |
以上误区,农民朋友们一定要避免,以免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1. 合理搭配肥料
根据作物需肥特点,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确保作物营养均衡。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适时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防止烧根和氨气危害。
施肥后及时浇水,有利于肥料溶解和作物吸收。
微量元素科学施用在现代作物种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日益受到重视。只是,我们必须明白,虽然锌、钼、硼、稀土等微肥对于缓解作物“缺素症”效果显著,但绝不可过度依赖微肥,以免造成作物营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在施肥过程中,应避免将磷素化肥撒施或面施,因为这样容易导致磷素被土壤吸附固定,降低肥效。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和时机。
化肥混施禁忌化肥与根瘤菌肥等不宜混施。化肥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吸水性,与菌肥混合施用可能会杀伤或抑制活菌,导致肥料失效。因此,在施肥时,应避免将不同类型的肥料混合使用。
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转化成酰胺,此时立即浇水会导致养分随水流失。因此,施用尿素后应采用覆土方式,以提高肥效。同时,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以免影响氮素的有效吸收。
磷酸二铵施用方法磷酸二铵是一种高磷、低氮、无钾的二元复合肥。在施用时,需要与适量的氮、钾肥配合,以提高肥效。单施磷酸二铵作为基肥或种肥,效果并不理想。
许多种植户误以为施肥越多,作物长得越好。实则不然,过量施肥会对作物的根系造成伤害,影响根系活力和吸收能力,导致地上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春耕施肥是保证作物高产的重要环节。在施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规避上述误区,科学施用肥料,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确保作物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