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右江区芒果树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区,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这些挂满“金果果”的芒果树不仅为右江区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一抹生机,更让无数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年份 | 芒果种植面积 | 年总产量 | 产值 |
---|---|---|---|
2015 | 28.97 | 12.0 | 6.0 |
2018 | 40.0 | 20.0 | 12.0 |
从2015年到2018年,右江区的芒果种植面积从28.97万亩增长到40万亩,年总产量从12万吨增加到20万吨,产值更是翻倍,达到12亿元。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右江区芒果产业蓬勃发展的见证。
“以前由于管理粗放、技术不到位、市场不明朗,靠芒果发财很难。”右江区汪甸瑶族乡塘兴村芒果种植大户黄志锋回忆道。只是,自2009年起,右江区将芒果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财政专项资金开展芒果种植技术培训,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芒果产业。
技术培训的成效显而易见。如今,右江区的芒果种植技术已日臻成熟,芒果品种也日益丰富。台农一号芒、金煌芒、桂七芒、桂热芒十号、红贵妃、新世纪、热农一号等优良品种在这里落地生根,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右江区不仅重视芒果种植技术的提升,更在品牌建设和销售策略上做足了文章。积极响应百色市“芒果行销全国”行动,充分利用百色-北京“果蔬专列”,加大芒果“走出去”力度,变芒果销售“等上门”为“找上门”。
“现在一棵芒果树盛产芒果100多公斤,价值五六百元。”该区永乐镇农业负责人自豪地说。在右江区,芒果树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罗世高是右江区四塘镇六和村那良屯的一位果农,他种植了120多亩芒果,年产量80多吨,收入40万元以上。在罗世高看来,芒果产业的发展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他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信心。
“那良屯种植芒果超万亩,全屯农民建起‘芒果楼’,开上‘芒果车’。”那良屯的变化只是右江区芒果产业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如今,右江区九个乡镇都种植芒果,其中千亩以上的芒果基地有28个,万亩以上3个,芒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
未来,右江区将继续加大对芒果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拓展销售渠道,让芒果这一“金果果”为更多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
芒果树:从“摇钱树”到“绿色银行”“我们引进了广西百色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芒果品种良种化、栽培标准化等工作。”右江区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道。正是这些技术的革新,让芒果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右江区,芒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以四塘镇六和村那良屯为例,种植芒果超万亩,全屯农民建起“芒果楼”,开上“芒果车”。
“未来,我们还将借助电商平台,让芒果产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右江区农业部门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在这片芒果园里,不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更承载着农民致富的梦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右江区的芒果产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