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地区通过种植鸡蛋果,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地区 | 种植面积 | 受益农户 | 脱贫率 |
---|---|---|---|
越西县 | 1000多亩 | 1500户 | 80% |
灵山县 | 5000亩 | 2000户 | 70% |
海南省 | 3000亩 | 1000户 | 60% |
百香果,别名鸡蛋果、爱情果,学名西番莲,原产于南美洲安的列斯群岛。近年来,在我国贫困地区,百香果种植成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悉,越西县委县政府将2019年确立为产业发展突破年,党建引领、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基本政策保障、产业支撑保障、就业创业保障,激发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活力。其中,蛋鸡养殖项目是越西县和凉山州的重点扶贫项目,按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结余资金收益扶贫模式运作,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陶诗康是海南省保亭县六弓乡的一名农民,已有21年党龄。之前他没有找到致富之路,只是在家养蚕或者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直到2012年,听朋友说种植百香果很赚钱,于是他萌生种植百香果的念头。2013年,他成功地种下了2亩多百香果。如今,他的百香果种植面积已达8亩,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广西桂平市大湾镇新安村果农梁雪金今年种了8亩鸡蛋果,亩产可达15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年收入将近10万元。新安村属于贫困村,地处偏远,以前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为生。如今,通过种植鸡蛋果,村民们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近日,灵山县伯劳镇宦楼村百香果种植园与广西顶呱呱食品有限公司签约百香果深加工事宜,从此伯劳镇1000多亩百香果的销路有了可靠保障。广西顶呱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苏超群表示,该公司与宦楼村百香果园签订合作协议后,就充分利用该公司的平台,广泛对接电商,联系客户,为该村和附近百香果迅速销售打开销路,目前,该村生产的百香果供不应求。
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户种植百香果。据了解,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1230人次,占任务的153.7%,为贫困户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通过种植百香果,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了,发展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相信在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一定会取得全面胜利。
宦楼村的转变:百香果助力贫困农户脱贫
宦楼村,一个曾经贫困的农村,如今因百香果种植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合作社的引导下,陈仁昌等15户贫困户得以种植百香果,合作社基地占地200多亩,辐射周边村庄,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此时,正值采摘期,合作社优先聘请贫困户参与采摘和捡果,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也为百香果的销路提供了保障。
陶诗康的种植之路:从养蚕到种植百香果的蜕变
陈仁昌50多岁,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儿子也患有听力和言语障碍。合作社免费发放百香果苗给他,扶持他发展种植。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亩收入可达万元。
欧洞乡的探索:农村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培训班的成果:增强农民脱贫致富信心
广西顶呱呱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扶贫龙头企业,集水果种植、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为带动更多贫困户走出贫困,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贫困户和群众大力发展种植百香果和芒果。
产业带的建立: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今年,该市实施“十百千”鸡蛋果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抓好扶贫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百香果在我国水果市场非常火热,成为许多消费者最钟爱的水果之一。许多农民通过种植百香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