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双牌县麻江镇芦笋种植面积广,长势良好

近日,漫步在双牌县麻江镇的田野间,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50余亩的大棚芦笋长势喜人,工人正在忙碌地扯草。这里,正是省林业厅驻村帮扶项目之一——廖家村的芦笋示范基地。

双牌县麻江镇芦笋种植面积广,长势良好

上千亩的葡萄园、百香果园,绵延几百米的酥脆枣和芦笋种植示范基地长势喜人,小学、幼儿园传来琅琅书声……这个位于双牌县麻江镇中部、阳明山麓的小村庄,正绘着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画卷。

据廖家村村主任廖建林介绍,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营养价值高,市场价一般10多元1斤,最贵的时候能卖到30多元1斤,前景相当可观。而且芦笋不是一年生的,种苗种到地里,能连续生长10-15年,像割韭菜一样的采收。只要管理好了,就会有不错的收入。

品种 市场价 生长周期 采收周期
芦笋 10-30 10-15年 连续采收

廖家村种植的芦笋是无公害绿色食品,施的都是有机肥,大棚周边安装了一圈灭虫灯防治虫害,能很大程度减少农药的施用。对于芦笋种植基地的发展,廖建林信心满满,他告诉笔者,接下来,村里准备集资200多万元,再流转5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目前正在与村里农户落实田地。

全镇种植葡萄1000亩、芦笋50亩、酥脆枣200亩、百香果200亩、药材300亩、花卉苗木300亩、樱桃200亩、油茶2000亩,林下养殖芦花鸡10万羽,稻田养殖禾花鱼300亩,打造成了沿麻江河、横江河、永连公路、双红公路“两江两路”千亩生态农业示范带。

1934年8月下旬,红六军团在中央党代表任弼时、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率领下,奉命执行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途经双牌县麻江镇。如今,这片红色土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到2020年,恩阳芦笋种植面积将达到5万亩,投产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芦笋已成为恩阳脱贫攻坚的基础产业、富民强区的骨干产业、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双牌县麻江镇芦笋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将双牌县麻江镇芦笋种植面积广,长势良好,成为当地特色产业。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芦笋种植:麻江镇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
双牌县麻江镇芦笋种植面积广,长势良好
技术培训,助力农民增收

为了提升芦笋种植技术,双牌县麻江镇将精准扶贫葡萄和芦笋种植技术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通过培训,农民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增加了收入信心。

“以前对芦笋种植一无所知,通过培训,现在我对种植技术有了信心,相信未来的收入会越来越高。”一位参加培训的农民激动地说。

前景广阔,产业兴旺

因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芦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英德副市长郭成战介绍,英德将以西牛镇为核心区,辐射周边镇,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产业园区推动芦笋产业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