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县依托竹林资源,探索林下经济
3年来,纳溪区大旺竹海万亩竹林示范园区通过发展林下循环经济,完成投资1.1亿元,新建毛竹基地3000亩,低产改造1.2万亩,种植林下竹荪380亩、木耳360亩,发展竹酒800亩,养殖林下鸡10万只。
本网讯 今年,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开始推广楠竹林下规模套种竹荪,有效解决了食用菌生产的菌田矛盾。据了解,在竹林下套种竹荪,不仅节约了耕地资源,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纳溪区奇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目前,林下竹荪试种比较成功,亩产鲜竹荪500公斤、干竹荪50公斤。按照干竹荪每公斤520元计算,每亩收入2.6万元。下一步,纳溪区将继续完善循环产业链,形成绿色有机品牌。
纳溪区竹林资源优势明显全国杂竹大县区之一的泸州市纳溪区,近年来把竹资源的发展建设和开发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培育竹资源,发展竹经济,做强竹产业,着力培育“绿色经济”,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纳溪区面积1150.6平方公里,境内属低山丘陵区,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海拔30-963米,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土壤以酸性紫色土为主,适宜竹子生长。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1997年即已实现全面绿化,1998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收入 |
---|---|---|---|
2019 | 200 | 400 | 2.5 |
2020 | 300 | 500 | 2.6 |
2021 | 400 | 600 | 3.2 |
纳溪区充分发挥大旺竹海资源优势,以打造白节万亩竹林示范基地为载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采取“基地+养殖户+合作社+市场”模式,大力发展林下鸡、竹荪、木耳等林下生态绿色产品建设,形成了“林菌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农民增收”的立体循环经济产业链,获得了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从纳溪县依托竹林资源,探索林下经济,以竹荪种植为突破口,打造特色生态产业。的角度出发,再看竹荪种植:林下经济新亮点。
竹荪种植:成效显著
林下经济:未来展望
一方面,林下经济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另一方面,林下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