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黄花菜常见病虫害包括叶斑病、锈病等

病虫害名称 主要症状 防治方法
叶斑病 叶子出现白色小斑点,后变黄褐色条斑,最后病斑产生黑色小粒点。 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采收后及时灭茬,深翻旋地。药剂防治:在春季发芽前,田面喷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预防。
锈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茎秆和花薹上,对产量影响较大。 在发病初期,用质量分数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周喷1次,连喷3次左右。
红蜘蛛 主要发生在5月—6月,先危害叶子,然后到花、花蕾上刺吸植物汁液,被害后花蕾瘦小,容易造成落花落蕾。 用质量分数40%吡虫啉或啶虫脒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 主要发生在5月—6月,先危害叶子,然后到花、花蕾上刺吸植物汁液,被害后花蕾瘦小,容易造成落花落蕾。 用1∶1∶10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根防治,每穴灌药液1kg,7d灌1次,共灌3次。
叶枯病 发病严重时叶子枯死,抽薹数量锐减,落花落蕾严重,减产可达10%~20%。 发病初期可用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每隔半个月左右喷洒1次,连喷2到3次。
根腐病 表现为返青晚,叶片细小,根茎发黑,肉质腐烂,轻时不抽苔,重时整穴死亡。 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质量分数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褐斑病 高温、干旱季节发生严重,主要危害叶片、薹秆,成虫和若虫群集为害,刺吸植株汁液,呈现灰白色小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呈灰白色,最终枯死。 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根防治,每穴灌药液1kg,7d灌1次,共灌3次。

黄花菜,也叫金针菜,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近年来,因为黄花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黄花菜的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病虫害。其实黄花菜病虫害的发生,大多都是由于管理不当造成的,农户们可以及时进行防治。

黄花菜常见病虫害包括叶斑病、锈病等

蚜虫主要发生在5月—6月,先危害叶子,然后到花、花蕾上刺吸植物汁液,被害后花蕾瘦小,容易造成落花落蕾。并极易造成黄花感染病毒病。

锈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茎秆和花薹上,对产量影响较大。

叶枯病是黄花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叶子枯死,抽薹数量锐减,落花落蕾严重,减产可达10%~20%。植株发病时始于叶尖或叶缘,病斑呈褐色,边缘明显,后期呈深褐色,有时很多病斑合并成褐色条斑。发病与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有关系。温度超过18℃,相对湿度超过80%,易发病,种植超过10年的易感病。

根腐病开春是黄花菜根腐病的高发期,表现为返青晚,叶片细小,根茎发黑,肉质腐烂,轻时不抽苔,重时整穴死亡,初发时点片发生,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黄叶病多为生理性病害,表现为叶片黄化失绿,生长发育缓慢。

防治方法: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结合整地施足有机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

苗期应避免土壤湿度太大,否则植株易发生病害;抽薹期和蕾期对水肥需求量大,要及时补充。

从黄花菜常见病虫害包括叶斑病、锈病等,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渡到黄花菜病虫害防治策略解析,我们开始新的讨论。

黄花菜病虫害频发,如何有效应对?
黄花菜常见病虫害包括叶斑病、锈病等
常见病虫害解析

针对蚜虫,可使用质量分数40%吡虫啉或啶虫脒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则需在发病初期使用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每隔半个月左右喷洒1次,连喷2到3次。

防治策略详解

防治黄花菜病虫害,关键在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 合理施肥:多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2. 及时灭茬:采收后及时灭茬,深翻旋地,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本地化案例分享

以四川渠县地区为例,这里生产的黄花菜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只是,当地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面临着挑战。通过实施上述防治策略,当地黄花菜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升。

未来展望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黄花菜病虫害的防治将更加科学、高效。未来,有望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进一步降低病虫害对黄花菜产业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