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土豆开裂是由于土壤水分变化、温度波动或病虫害等因素引起的

在马铃薯块茎开始膨大时,如遇干旱就会使块茎膨大速度减慢,而在此时若遇到大雨或者连续雨水,马铃薯因吸收水分充足,块茎膨大速度加快,致使块茎出现开裂现象。

土豆开裂是由于土壤水分变化、温度波动或病虫害等因素引起的
一、土豆开裂的原因
原因 具体描述
水分变化 土壤水分供应不稳定,前期干旱,后期突然大量浇水或遇到连续降雨,导致土豆块茎快速吸水膨胀。
温度波动 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块茎膨大,导致块茎开裂。
病虫害 病毒侵染部位与未侵染部位的生长速度不一致,从而出现块茎开裂现象。
品种因素 品种的生理特性和遗传特性会影响块茎开裂程度。
土壤因素 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有机质含量少、养分元素不平衡等。

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选用脱毒早熟品种。

科学管理土壤肥水,合理灌水、施肥,避免土壤干旱。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防治晚疫病、地下害虫、蚜虫等。

适时揭膜,降低结薯温度。

适当延长收获期,待秧蔓枯死后薯皮老化程度比较好再收获。

三、案例分析

某种植户在2019年种植了10亩土豆,由于水分管理不当,导致土豆开裂严重,损失约30%。经过调整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2020年土豆开裂情况明显改善,产量提高了20%。

土豆开裂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提高土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种植户应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浇水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减少土豆开裂现象。

先讲了土豆开裂是由于土壤水分变化、温度波动或病虫害等因素引起的。,接着来看土壤水分波动致土豆裂开,需防病虫害。。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土壤水分的波动往往成为影响土豆品质的关键因素。这不仅关系到土豆的外观,还直接影响到其市场价值。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土豆开裂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土豆开裂是由于土壤水分变化、温度波动或病虫害等因素引起的

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土壤应为砂质土壤。只是,如果土壤中沙石含量过高,或者沙石块过大,容易在块茎表面产生划痕。在块茎膨大时,这些痕迹会加深,最终形成裂痕。此外,土壤肥力不足、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元素不平衡等,也会导致土豆开裂。

品种选择与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预防土豆开裂的关键。一般推荐使用脱毒早熟品种,避免选用迟熟品种早播。在地块选择上,应选择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前茬为非烟草及其它茄科或十字花科作物的肥力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土壤中不宜有大块的沙石或瓦砾。

科学管理土壤肥水

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灌溉和施肥。基肥应以腐熟堆肥为主,不足时,可将其集中施入播种沟内。播种时应在播种沟内施化肥作种肥,一般每亩用尿素10kg、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30kg、硫酸锌1kg、硼砂0.5kg。施用基肥时应拌施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施足基肥后一般不再追肥。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生长期间,要特别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晚疫病是危害土豆最严重的病害,发现中心病株后,应及时拔出并用甲霜灵锰锌或75%瑞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田间灌杀。蚜虫可用20%杀灭菊酯喷雾防治。

收获与存储

适当延长收获期,待秧蔓枯死后薯皮老化程度比较好再收获。收获时尽量选择设计较好的收获机,以避免收获机械碰撞块茎。储存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土豆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出现品质下降。

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合理的肥水供应、恰当的品种选择以及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土豆开裂现象,提高土豆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