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缺肥症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肥料不足导致的麦苗发黄,主要表现为麦苗黄瘦、生长缓慢。缺肥等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小麦发黄。若把基部幼嫩的节剥开,可见不少变成了黄褐色,濒临枯死。
症状 | 原因 | 补救措施 |
---|---|---|
植株矮小 | 缺氮肥 | 追施尿素10~15公斤 |
叶色发黄 | 缺磷肥 |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
生长缓慢 | 缺钾肥 | 喷施硫酸钾或氯化钾溶液 |
许多农户旋耕后不耙地,造成播种过深出现深播弱苗,分蘖少,苗势弱的田块建议返青期追施尿素10~15公斤。
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第一次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施硫用量2公斤左右。
小麦返青肥施肥建议缺氮症状:小麦主要表现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叶片窄小直立,叶色淡黄绿色,老叶叶尖干枯,逐步发展为基部叶片枯黄,茎有时呈淡紫色。
补施:用0.1%-0.2%的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小麦缺钼肥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先从老叶的叶尖开始向叶边缘发展,再由叶缘向内扩散,先是斑点,然后连成线和片,严重者黄化部分变褐色,最后死亡。补施:可喷施0.05%的钼酸铵溶液1-2次,间隔7-10天。
缺氮肥
综上就是有关小麦缺肥症的全部内容,小麦种植户朋友可以多参考多学习,当然有经验的种粮大户可以继续补充。
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
受到越冬期或返青期冻害的小麦应根据冻害发生情况追肥和灌水,对于冻害严重的要立即每亩施尿素5~10公斤和浇水,促进小麦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减轻冻害的损失。
李先生4、缺钙肥 其症状先从心叶开始,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点及茎尖枯死,有时植株心叶簇生,幼叶不能展开,叶片发黄。补救方法:及时叶面喷洒5%的氯化钙浸出液或3%~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而后每亩顺垄撒施生石灰50公斤~70公斤。
植株矮小,叶片主脉两侧失绿,形成黄绿相间的条带,条带边缘清晰,上有颗粒状斑点及霉污。
预防和补救措施: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各地根据土壤普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配制的小麦专用肥;应急时,每亩追施人粪尿700-1000公斤或硫铵15-20公斤,也可喷施1.5%-2%的尿素溶液2-3次,每次间隔7-10天。
小麦要想...
我们谈过了小麦缺肥症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发黄,需及时补充相应肥料。,再来谈谈小麦缺肥,精准施肥,增产增收。。
肥料不足,小麦变黄,问题究竟出在哪?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只是,许多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着小麦发黄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小麦的产量,还降低了其品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麦发黄呢?
小麦发黄之谜:缺肥是关键 精准施肥,增产增收为了解决小麦发黄的问题,农户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案例分析:李先生的丰收之路李先生在种植小麦时,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施肥:
2. 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
通过精准施肥,李先生的小麦产量逐年提高,收入也稳步增长。他的成功经验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小麦发黄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精准施肥,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增产增收。农户们应关注小麦的需肥特点,合理施肥,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