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关注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环节
导读:花生种植,田间管理是关键。只有把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在后期实现高产。本文将详细解析花生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助您丰收稳产。
管理环节 | 具体措施 | 注意事项 |
---|---|---|
土壤管理 | 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酸碱度适中的地块种植花生。 | 定期进行土壤消毒,抑制病菌滋生。 |
水分管理 | 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保证田间不积水。 | 浇水时注意适度适量,避免过度浇水。 |
病虫害防治 | 及时防治蚜虫、一代棉铃虫和病毒病。 | 使用杀菌剂交替喷施,间隔10~15天。 |
露地春播花生,初花期水肥供给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此期苗小、苗弱、苗黄时,通常要追肥浇水。一般追肥和浇水结合进行,亩追施尿素5~8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可开沟条施或撒施,施后立即浇水。
覆膜花生当幼苗顶裂土堆现绿时,将播种行上方的土撤至垄沟,露出子叶节。花生幼苗不能自动破膜出土的地方,要人工破膜放苗。齐苗后,要及时查苗,连续缺穴2墩以上的,要催芽补种。
排灌管理足墒播种的春、夏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浇水,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旱耐涝能力。麦套花生幼苗期出现干旱,要及时浇水保苗。另外,花生田要做到三沟通畅,不发生渍害。
中耕、追肥、灭草麦套花生在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除草。需要追肥的地块,在花生植株一侧开沟追肥,随即覆土浇水,适墒进行中耕。当田间花生接近封垄时,在两行花生行间穿沟培土,培土要做到沟清、土暄、垄腰胖、垄顶凹,使更多的果针入土结实。
防病治虫当花生病叶率达到10%时,用60%百泰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杀菌剂交替喷施叶面,连喷2~3次,间隔10~15天,防治叶斑病、网斑病等。
控旺防徒长当花生主茎高度达到30~35cm或35~40cm时,每亩用5%烯效唑40~50g可湿性粉剂,加水35~40kg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主茎高度超过45cm可再喷1次,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
根外追肥防早衰花生生长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适宜的土壤pH值在5.5至7.2之间,土壤肥力要保持中等偏上水平。在花生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深翻,充分晒垡,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案例:某农户种植花生时,发现土壤板结,导致花生根系无法正常生长。农户采用深翻处理,并在种植前施用有机肥,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花生产量。
花生对水分需求较高,特别是开花结果期。水分管理不当会导致花生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因此,要合理安排灌溉,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
案例:某地区春旱严重,农户在花生播种后及时进行灌溉,确保花生出苗顺利。开花结果期,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合理灌溉,保证花生正常生长。
花生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蚜虫等。要采取科学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花生对肥料的需求较高,要按照花生生长规律科学施肥。一般建议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等复合肥料。
花生收获时间一般在霜降前后。收获后要及时晾晒,防止花生霉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