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病害综防治,针对芝麻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
芝麻疫病,一种让人头疼的毁灭性病害。它主要侵袭芝麻的茎基部、茎部、蒴果和叶片。病菌以菌丝或卵孢子的形式在病株残体中越冬,翌年侵染茎基部,产生孢子囊,通过风、雨、流水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7月份芝麻现蕾期开始发病,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多雨潮湿的天气更是让受害加重。
病害名称 | 主要危害 | 发病时期 | 防治方法 |
---|---|---|---|
茎点枯病 | 芝麻茎秆、根部及幼苗 | 芝麻开花结蒴期 | 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
青枯病 | 芝麻茎秆、根部及幼苗 | 夏季7~8月份 |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生长期药剂防治 |
枯萎病 | 芝麻茎秆、根部及幼苗 | 芝麻苗期、盛花期阶段 |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生长期药剂防治 |
黑根病 | 芝麻茎秆、根部及幼苗 | 芝麻苗期、盛花期阶段 |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生长期药剂防治 |
以上为本站整理农技人员经验所得,仅供参考。
为了有效保证芝麻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一定要做好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种子处理:大部分芝麻病害都是种子带菌,种子处理能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病菌,对防治芝麻病害特别是苗期病害效果明显。
采用沟厢小教化栽培:芝麻不耐涝,尤其在花期以后,耐渍性更差。因此,防涝排渍,缩短田间积水时间,是减轻病害的主要措施。
实行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推广4~5年轮作制,可以减轻或避免病害的发生。
生长期药剂防治:芝麻病害暴发流行速度快,因此药剂防治一定要在病害未发生之前或发病初期进行。
通过以上措施,相信您一定能够有效防治芝麻病害,提高芝麻产量和品质。
芝麻病害综防治,针对芝麻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采取综合措施预防与治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芝麻病害防治策略解析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在芝麻的种植过程中,病害种类繁多,其中四大病害尤为常见,分别是茎点枯病、枯萎病、青枯病和黑根疯。茎点枯病主要在芝麻开花结蒴期爆发,高温高湿的环境是病菌的温床。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病菌多从苗的根尖、伤口侵入,蔓延至茎、叶、蒴果和种子,导致全株枯死。青枯病,俗称芝麻瘟,由细菌引起,病菌从根部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沿着植株导管向上蔓延。黑根疯则主要危害芝麻茎秆、根部及幼苗,高温、高湿、多雨的环境更有利于其发生。
针对芝麻病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种子处理是关键,大部分芝麻病害都是种子带菌,通过使用4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拌种,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实行轮作倒茬,推广4~5年轮作制,可以有效减轻或避免病害的发生。再者,生长期药剂防治也不可忽视,如使用90%疫霜灵、25%甲霜灵等药剂进行喷雾。
以李先生为例,他在芝麻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四大常见病害,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成功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保证了芝麻的产量和品质。李先生表示,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芝麻的产量,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因为芝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芝麻病害的发生规律,优化防治策略,减少病害对芝麻生产的影响。同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芝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