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高温高湿环境下,芝麻易发病害

在炎炎夏日,高温高湿成为常态,而芝麻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发病。了解芝麻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对于保障芝麻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高温高湿环境下,芝麻易发病害
芝麻病害的类型与症状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芝麻茎点枯病 茎杆、根部及幼苗染病,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
芝麻枯萎病 茎杆、叶、蒴果受害,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萎,叶缘内卷,逐渐变褐干枯。
芝麻疫病 叶片、茎杆、蒴果受害,叶片受害,病斑圆形、近圆形或多角形,边缘黑褐色,中央灰褐色。

高温高湿、偏施氮肥、种植过密和连作地是芝麻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发病初期喷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600倍液。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水泼浇病穴。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防治。

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或50%多菌灵500倍液。

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WP1000倍液或1:1:150倍式波尔多液。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

案例分析

某农民在2022年7月种植芝麻,由于连作且未采取轮作制度,加之施肥不当,导致芝麻病害严重。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取了上述防治措施,经过连续几天的防治,病害得到有效控制,芝麻生长恢复正常。

在解决了高温高湿环境下,芝麻易发病害,需警惕流行。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芝麻病害防控,技术升级势在必行。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芝麻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病害防控一直是种植户关注的焦点。因为气候的变化和种植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病害防治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本文将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探讨芝麻病害防控的技术升级之路。

病害现状:多发性与复杂性

芝麻病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茎点枯病、枯萎病、青枯病、疫病等。这些病害不仅影响芝麻的生长发育,还会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以某地区为例,近年来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当地芝麻产业的发展。

高温高湿环境下,芝麻易发病害

传统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农户在芝麻发病初期使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但由于用药浓度不当,导致病害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加剧了药害。此外,长期依赖化学农药还可能导致病害的抗药性增强,增加了防治难度。

技术升级:综合防治策略

某地区种植户张先生,在芝麻种植过程中,针对病害防控采用了以下措施:

1. 选择抗病品种:张先生选择了当地抗病性较强的芝麻品种进行种植。

2. 轮作换茬:通过轮作换茬,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3.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5.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措施,张先生的芝麻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高。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绿色防控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芝麻病害防控将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例如,利用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提高防治的针对性。

芝麻病害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种植户、农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升级,提高芝麻病害防治效果,为我国芝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