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芝麻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芝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芝麻,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和人民生活。只是,病虫害的侵袭常常给芝麻种植带来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芝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农民提供实用指南。

芝麻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芝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芝麻疫病防治

芝麻疫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芝麻的茎、叶和果实。防治方法包括: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适时播种:亩播种量0.3-0.5公斤,播前用种子重量0.2%的70%甲基硫菌灵或0.15%的25克/升适乐时拌种。

土壤处理:播种覆土后立即用72%都尔100-200毫升/亩或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亩,对水50升,均匀喷雾土表,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棉铃虫: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4000倍液、10.5%甲维·氟铃脲1500倍液、150g/L安打2000倍液液喷洒。

蚜虫:在蚜虫危害初期,可喷洒10%吡虫啉15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2500倍液进行防治。

红蜘蛛:可选用1.8%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00倍液喷护,兼治蚜虫。

芝麻疫病:后期若有白粉病发生,可用20%三唑酮1200倍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喷雾。

渍害防控:要求全生育期保持厢面不积水,雨后2小时内及时排干田间积水。

为了有效防治芝麻病虫害,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措施 具体操作
抗病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土壤处理 播种覆土后立即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化学防治 根据病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天敌昆虫等
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方法,如遮阳网、诱虫灯等

芝麻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芝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综合运用抗病品种、土壤处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障芝麻产量和品质。

芝麻疫病,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常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爆发。这种病害不仅危害芝麻的茎、叶,还会影响果实。为了有效防治疫病, 应选择抗病品种,如‘抗疫1号’、‘抗疫2号’等。播种前需进行种子处理,推荐使用70%甲基硫菌灵或0.15%的25克/升适乐时进行拌种。播种后,立即采用土壤封闭处理,如使用72%都尔100-200毫升/亩或50%乙草胺乳油100-150毫升/亩,均匀喷雾土表,防止杂草生长。

芝麻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芝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土壤处理:预防先行

土壤处理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在种植芝麻前,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并确保田间沟渠配套,以防止雨季积水。此外,轮作也是预防疫病的关键措施,建议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如小麦、玉米等,以降低土壤中的疫病病原菌数量。

田间管理:细致观察

在芝麻生长期间,应定期检查田间的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并及时施药。例如,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可以采用25%嘧菌酯800倍或50%咪酰胺锰盐1500倍与20%井冈霉素1000倍混合喷洒,每种化学农药限用2次。如需增加,可换用5%己唑醇2000倍液,施药间隔期7-10天。

生物防治:绿色环保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病虫害控制方法。例如,利用昆虫天敌如瓢虫、捕食螨等,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也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这些生物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是绿色防控的理想选择。

药剂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过量使用。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例如,在白粉病发生时,可用20%三唑酮1200倍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

综合防治,保障芝麻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