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增收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包括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想要芝麻增收,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芝麻播种后,常见的雨猛晴问题会导致表土板结,影响种子出苗。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破除板结。具体方法是在雨后晴天,表土发白时,适墒浅锄松土,或用钉齿耙垂直播种行轻耙,破除地表硬壳。
二、科学追肥芝麻的施肥规律是苗肥早施、花前重施、花期补施。苗期对苗小、苗弱的田块,一般在定苗后为亩追施尿素2-3公斤。现蕾至初花期结合中耕培土集中条施或穴施,亩追施尿素5-8公斤。花期喷施0.2%的硼肥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可提高产量。
施肥阶段 | 施肥方法 | 肥料用量 |
---|---|---|
苗期 | 亩追施尿素 | 2-3公斤 |
现蕾至初花期 | 集中条施或穴施 | 5-8公斤 |
花期 | 喷施 | 0.2%硼肥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
为确保芝麻在整个生育期发育健全,一般在苗期或花期各喷一次50%的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病害。
四、抗旱排涝芝麻对水分反应很敏感,即怕渍涝,也不能缺水。需及时清理沟渠,保证排灌通畅,做到雨停畦沟干。
五、适时打顶适时打顶能抑制后期顶端生长,减少养分消耗,使植株体内养分得到重新分配。打顶时间一般在盛花中期进行,夏芝麻一般在初花后10-20天。方法:用手掐去顶端1-3厘米生长点,做到长势强者轻打,弱者重打。
六、查苗补苗芝麻播后,如出苗不全,应立即采取措施。对缺苗严重的,要及早重播;局部缺苗的,应用同一品种及时催芽补种;少量缺苗的,可在芝麻出现4-5对真叶时,结合定苗,用铲刀带土移苗补栽。
七、中耕除草和培土芝麻苗期生长较慢,根系幼小,田间易滋生杂草。从出苗到始花前,需中耕除草3-4次,一般出现第一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中耕深度第一次浅锄,一般穿破地皮即可,第二次深锄,以后的中耕宜浅不宜深。
通过以上科学管理,相信您的芝麻产量一定会有所提高。祝您种植顺利,丰收在望!
破除板结,播种希望病虫害是芝麻种植过程中的主要威胁之一。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李先生在播种前会进行晒种,提高芝麻种子的活力。同时,他会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施用有机肥料,以维持土壤健康,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适时定苗,稳健生长芝麻出苗后,李先生会及时间定苗。这不仅有助于节约土壤水分和养分,还能确保幼苗稳健生长,防止因“苗荒”导致的减产。在连续阴雨无法进行中耕除草的情况下,他会采取手工间苗,保证芝麻的健康成长。
芝麻丰收的秘密李先生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成功实现了芝麻的丰收。这不仅是因为他掌握了芝麻的种植技巧,更因为他用心去观察、去呵护每一株芝麻。在未来的芝麻种植中,我们可以借鉴李先生的经验,为芝麻的丰收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