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天气易引发芝麻草害病害,需早防
芝麻茎点枯病,这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喜欢借助风、雨、气流传播,尤其在高温多雨的天气里,更是蔓延迅速。因此,芝麻播种时节,尤其是多雨年份,必须提前预防草害和病害的发生。
芝麻播种时节,往往伴因为较多的降雨。在这些年份里,大田里的杂草开始丛生,青枯病、茎点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等芝麻病害也相继而来。这些草害和病害,是导致芝麻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病害名称 | 特征 |
---|---|
青枯病 | 叶片迅速萎蔫,叶脉变为黄色 |
茎点枯病 | 茎部出现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导致植株枯死 |
枯萎病 | 植株逐渐枯萎,根系腐烂 |
疫病 | 叶片出现不规则病斑,病斑扩大后导致植株死亡 |
为了防止这些病害的发生,我们可以在播种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
预防措施与防治方法针对芝麻草害和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选择抗病品种: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轮作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同时也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整洁,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害的传播途径。
使用除草剂:在播种前5~7天,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公斤施于土表,随即耙土翻埋,混土后才能播种。
使用杀虫剂:在芝麻出苗后,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0.1的硫酸铜液喷施;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芝麻草害和病害的发生,从而保证芝麻的产量和质量。
在了解了多雨天气易引发芝麻草害病害,需早防。后,我们再来看看芝麻草害早防,案例解析与趋势。
例如,在播种前5至7天,每亩使用48%氟乐灵乳油100至150毫升,兑水50公斤施于土表,随即耙土翻埋,混土后才能播种。这种方法能有效预防草害的发生。
连作芝麻地与病害流行连作芝麻地和土壤肥力差、田间湿度大的地方,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以及偏施氮肥、种植过密和连作地,都加剧了病害的威胁。
以某地为例,连续两年在同一地块种植芝麻,导致茎点枯病严重流行。通过调整种植策略,如轮作、改善土壤肥力、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病特点芝麻茎点枯病的主要症状为顶梢弯曲下垂,后期叶片和蒴果变为褐色,严重时全株枯死。发病特点包括:雨后骤晴时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特别是连作地。
为防治此病,可在芝麻出苗后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0.1的硫酸铜液喷施;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等药剂。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如合理施肥、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等,也是防治芝麻病害的重要措施。
未来展望面对芝麻草害和病害的威胁,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防治策略。未来,应加强病害监测,及时掌握病害发生动态;同时,推广抗病品种,提高芝麻的抗病能力。此外,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病害防治意识和能力,也是保障芝麻产量的重要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