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高产养殖需注意水质、饲料、环境等关键因素
池塘主养鲫鱼要获得高产高效益,养殖技术是关键。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序号 | 注意事项 |
---|---|
1 | 水质管理: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保持水质清澈,减少病害发生。 |
2 | 饲料粒径:根据鲫鱼规格及水温调整饲料粒径,提高饲料利用率。 |
3 | 鱼种放养密度: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鱼效益。 |
4 | 鱼种驯化:添加适量添加剂,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
5 | 搭配品种:选择合适品种搭配,如鲢鱼、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20%左右。 |
6 | 池塘管理:保持池塘清洁,加强病害防治,提高饲料利用率。 |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PAGE PAGE 1 鲫鱼养殖建塘、选种、密度、水质注意事项 说到鱼,最不陌生的就是鲫鱼了,不管是在池塘还是田中,鲫鱼养殖的有很多,主要是因为鲫鱼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对食物要求不高...
鲫鱼作为中国四大淡水鱼之一,被家家户户所喜爱,口感佳,营养价值丰富,市场也不错,是性价比比较高的淡水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养殖起来了,但是想要养好鲫鱼, 要注意一下养殖环境。
搭配品种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的影响更大。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鱼塘,鱼种经驯化后才容易上浮吃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鱼效益。培育鱼种阶段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管理。
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在密度已确定不变时,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则既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有利鱼苗生长。
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
①培育鲫鱼鱼种,每亩放养鲫鱼0.8-1.2万尾,养成规格50-60克。
3、搭配品种。培育大规格鲫鱼种不要搭配草鱼和鲤鱼,而应选择鲢鱼和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20%左右。
更多鲫鱼高产养殖办法鲫鱼高产养殖办法鲫鱼高产养殖办法。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塘中应继续投喂粉状饲料,培育饲料鱼,使饲料鱼与鳡鱼同...
池塘溶氧量的分布、变化十分复杂,主要是受增氧和耗氧因子所制约,特别是高产鱼池,营养很丰富,浮游生物和放养鱼类比较密集,增氧和耗氧都....
4、鱼种驯化。
鲫鱼高产养殖需注意水质、饲料、环境等关键因素。已经解释清楚,现在来看鲫鱼养殖:水质、饲料与环境优化策略。
鲫鱼对环境没有特殊要求,但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各异。选择增重更快的品种至关重要。例如,背部较高的品种往往增重更快。
5、饲料粒径。鲫鱼规格在10克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毫米;10-30克时选1.0毫米;30-75克时选1.5毫米;75-100克时选2.0毫米;150-300克时选2.4毫米;300克以上时选3.2毫米。鱼的摄食能力受规格及水温影响,投饲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分辨鱼种优劣。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征分辨优劣,选择优质鱼种进行放养,这是鲫鱼高产的基础。
2、鱼种放养密度。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
保持鲫鱼生长环境清洁,若发现鲫鱼发病或死亡,需加强池塘管理,提高饲料利用率,并改善水质以减少病害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