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产卵量低,如何有效提升其繁殖能力
作者:农科精灵•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2
一、选好场地

二、调好水质水位

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选好场地至关重要。养殖池里应种植水草,如水花生、水浮莲等,并在池底放些石块、砖头,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亲黄鳝产卵。
黄鳝养殖池水必须是无毒的河水、湖水或地下水,pH值应在6.2-7.8之间,水深20-30厘米。新水池要进行脱碱处理,以确保水质达标。
三、放养密度亲黄鳝个体要适中,最好选择100-150克的黄鳝作产卵亲鳝。雌雄比例为1:3-4,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条左右,过多会影响产卵量。
四、投喂饲料亲黄鳝繁殖季节在4月至9月,要投喂蛋白质较高的饲料,如鱼浆、蚯蚓等,同时搭配亲黄鳝全价配合饲料。性成熟的亲黄鳝经过高蛋白饲料投喂后,一般5-7天就会产卵,卵产在草或石头边,只要有白色泡沫就是亲黄鳝的产卵巢。
五、其他措施措施 | 具体操作 |
---|---|
掌握好水温 | 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巡池,发现有白色泡沫的卵巢,应将其轻轻地移入孵化池,采用微流水孵化。 |
定时定量投喂 | 产卵鳝每天投喂2次,早上8时左右、下午6时左右各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亲黄鳝总体重的2%-3%。幼苗每天在下午5时~7时投喂1次。 |
有效提高鱼体抗病能力 | 在黄鳝繁殖过程中,要关注鱼体的抗病能力,定期进行消毒和药物预防,确保黄鳝健康生长。 |
提高黄鳝繁殖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好场地、调好水质水位、放养密度、投喂饲料等。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黄鳝养殖户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鳝产卵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黄鳝产卵量低,如何有效提升其繁殖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黄鳝繁殖新策略,高效提升产卵量的内容。
一、打造自然产卵环境产卵后的黄鳝需要特别的照顾。我们将产卵后的亲黄鳝移入孵化池,采用微流水孵化方式。孵化时间根据水温变化,一般为1至7天。孵化成功后,幼苗需要在水温28℃下生长,大约10天后体长可达26mm,此时开始摄食水中浮游生物。
六、关注幼苗成长,适时分池经过35天左右,幼鳝生长至5至6cm,这时就可以放入饲养池进行饲养。为了保证黄鳝的健康成长,必须将大小分开投放,避免大小黄鳝之间的争斗。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成功提高了黄鳝的产卵量,并确保了幼鳝的健康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养殖技术,为黄鳝养殖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