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榛子丰收,老营村村民收入倍增
今年,老营村的大榛子迎来了丰收的喜悦,村民们收入倍增。这一喜人的景象,不仅彰显了我国农业的巨大进步,也展现了大榛子产业的蓬勃发展。
他说,榛子树栽植后,产果期长达60年左右,对农民来说是投入少、产出高的好选择。认为大榛子是适合这个地区很有前途的果品产业。区农业农村局低收入产业项目帮扶290亩。
华山榛业:从教师到农民的创业传奇华山榛业万亩基地,从教师到农民,从农业又开办民企,最终凭着一棵榛子苗成为“榛子达人”。5年间,他在一片荒山上默默耕耘,建成了面积过万亩的榛子园,他就是山东省诸城市华山榛业创始人魏本欣。
一九九九年魏本欣四十六岁,创办诸城市华欣铸造有限公司,近二十年打拼,累计上缴税将近三个亿,年销售。
鲁文学算过一个账:榛子树在五年之后进入盛果期,每亩种植大榛子80株,亩产可达400斤,可持续收益50年,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榛子30元,每亩收入1200...
老营村的绿色发展之路大榛子树对土质的要求并不高,山坡地都能种,成活率较高。大的榛子树一棵能产10多斤榛子。最近几年,我们村使用割灌机,不打药,大榛子真正成为绿色食品。
今年43岁的李进业,面色黝黑,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已经当了6年老营村村支书。2010年,他带头成立了福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一改几十年不变的种植模式,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网络销售助力增收每年合作社采取统一收购模式,给村民们“兜底”,保障村民增产增收。最近几年,在大学生村官的帮助下,他们村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将大榛子和散养的笨鸡卖出了好价钱。
磐石市富太镇的绿色发展近年来,磐石市富太镇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整体工作思路,利用退耕还林契机,采取政府引导、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合作经营的方式,鼓励退耕农户种植平欧大榛子,实现了减地不减收。
如今,老营村的榛子树已由最开始的70棵发展到如今的3万多棵。2013年,李进业又新引进了黄秋葵蔬菜、山东寿光薄皮核桃,套种在榛子地里,让土地发挥更大效益。
榛子产业的丰收喜悦而距离沂源红苹果基地不远处的300亩大榛子基地2015年已经产果,比粮食作物每亩增收近2000元,还有卖树苗的额外收入。
特别之年·特别丰收丨榛子丰收,坐家里就能卖个好价 2020-10-07 0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今年的榛子长得挺好,价格也不低,坐在家里就被客户预订走了。”朱成武对今年的收获挺满意。
走进阿城区平山镇治安村朱成武的家里,老朱正在院子里挑选刚刚采下来的榛子,库房里堆着不少成箱的榛子。朱成武介绍,这些榛子都已被客户预订走了,批发价是每斤15元,客户上门取货,不愁卖。
创业者的努力与付出2007年,李进业在自家林地开垦4亩地作为实验基地,跑遍全国各地引进并试种了10余个品种的榛子,建立了自己的品种资源库。选出了如玉坠、长毛、平顶、辽榛8号、连丰等多个适合白山地区种植的品种。
他采用套种的方式,在榛子树间培育矮科蔬菜,蔬菜可以带来收入,榛果成熟也可以卖钱,就连榛子树新发的榛苗,同样也能带来收入。李进业让荒山变为每亩地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花果山。
年份 | 榛子产量 | 收入 |
---|---|---|
2016 | 500 | 3000 |
2017 | 800 | 4800 |
2018 | 1200 | 7200 |
2019 | 1600 | 9600 |
2020 | 2000 | 12000 |
老营村,一个位于山东诸城的小村庄,近年来因榛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备受瞩目。在这个村子里,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将一片荒山变成了金色的果园,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榛子产业不仅为老营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在榛子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都吸纳了大量的村民参与。据统计,榛子产业每年为老营村带来近百万元的收入。
榛子产业的未来:打造特色品牌,拓展市场面对榛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老营村并没有满足于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老营村开始打造特色榛子品牌。他们通过举办榛子文化节、推广榛子养生知识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老营村的榛子。
在未来的发展中,老营村将继续依托榛子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他们计划扩大榛子种植规模,提升榛子品质,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让老营村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美丽乡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