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水库底层水网箱养殖虹鳟鱼技术,利用水库底层水网箱进行虹鳟鱼养殖

一、

水库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库中进行虹鳟鱼养殖,不仅能够提高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还能满足市场对优质淡水鱼的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库底层水网箱养殖虹鳟鱼的技术要点。

水库底层水网箱养殖虹鳟鱼技术,利用水库底层水网箱进行虹鳟鱼养殖
二、材料与方法 1. 网箱设置的水域条件

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适宜、水温适中的水库进行网箱养殖。以彰武水库为例,该水库为丘陵型中等水库,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7.2~7.6,平均透明度夏季76厘米、冬季150~200厘米。

网箱采用双层5×3结节聚乙烯网片缝制,负苗箱网目0.5厘米,网箱规格为1米×1米×1米,成鱼箱网目2.5厘米,网箱规格为2米×2米×2米。网箱四边用毛竹作框架,用泡沫塑料和油桶作浮子,砖块作沉子,使网箱在水中能完全伸展开。

3. 鱼种放养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虹鳟鱼苗进行放养。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消毒10分钟。放养密度鱼苗为1500尾/立方米,鱼种为300尾/立方米,成鱼为60尾/立方米。

4. 饲料投喂

虹鳟摄食凶,食量大,因此按体重的7%~10%来投喂。投喂时间要间隔长些,另外最后一顿的投喂量占全天的50%。每次投喂八成饱即可,同时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鱼苗幼小时用水泡料,后随鱼体生长用粉料、小颗粒料、大颗粒料。使用虹鳟专用饲料,营养全面,生长快。

专人负责管理,每天24小时观察,作好日志。每周清洗网箱1次,保证网箱内外水体的对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防止逃鱼。7、8、9月份天气最热时,在网箱上方搭起黑色的塑料网遮挡阳光,避免阳光直射水面,水温过高,影响摄食生长。

每半月用"溴氯海因"全箱泼洒消毒1次。方法是每天2次,每次用100克,"溴氯海因"溶于水后全箱均匀泼洒,连用3天。每月投喂抗生素药饵1次,每次连投6天。以上措施预防效果显著,加上水温低,流速快,在养殖期间未发生鱼病。

三、结果

2005年1月到2006年7月我们在河南省安阳市漳武水库发电站下利用水库底层水进行了虹鳟小体积网箱养殖试验,共收获虹鳟鱼2795千克,平均规格650克/尾,售价42元/千克,产值116390元。总支出为66364元,其中苗种费5000元,饲料53664元,渔药1300元,人员工资5000元,网箱折旧1400元。净利润为50026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四、讨论与分析

通过刘家峡水库虹鳟鱼网箱养殖经验,提出了以下建议:

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效益。

加强鱼病防治,提高成活率。

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水库底层水网箱养殖虹鳟鱼技术具有可行性,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养殖,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河南省安阳市漳武水库发电站下,我们选择了回水潭流速稍慢、温度较低、不受阳光直射的区域作为虹鳟网箱养殖的地点。这里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非常适合虹鳟的生长。网箱采用双层5×3结节聚乙烯网片缝制,以确保鱼儿的安全。 2005年3月,我们从北京怀柔购入了26千克的虹鳟鱼苗,规格为4.2克/尾。在放养前,我们使用了3%-5%的食盐水对鱼苗进行了消毒,以提高其成活率。经过精心饲养,我们的虹鳟鱼成活率达到了86%,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 虹鳟摄食凶猛,食量大,我们按照体重的7%-10%来投喂饲料,并尽量保持饲料的适口性。在鱼苗幼小时,我们使用温水浸泡的开口料,因为鱼体生长,逐步过渡到粉料、小颗粒料、大颗粒料。通过使用虹鳟专用饲料,我们实现了营养全面、生长迅速的效果。 我们实行专人负责管理,每天24小时观察,做好日志。每周清洗网箱一次,保证网箱内外水体的对流。在高温季节,我们在网箱上方搭起黑色的塑料网,避免阳光直射水面,降低水温,确保鱼儿健康成长。对于鱼病的防治,我们每半月使用“溴氯海因”全箱泼洒消毒一次,并每月投喂抗生素药饵一次,以预防鱼病的发生。
水库底层水网箱养殖虹鳟鱼技术,利用水库底层水网箱进行虹鳟鱼养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