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奶牛硒缺乏病是一种因硒元素缺乏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奶牛硒缺乏症,一种因硒元素缺乏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对奶牛的健康和养殖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奶牛硒缺乏病是一种因硒元素缺乏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病因探究

奶牛硒缺乏症主要源于土壤、饲草料中的硒元素不足。

土壤硒含量低:当土壤中硒含量低于0.5mg/kg时,容易导致奶牛硒缺乏症。

饲草料硒含量不足:饲草料中硒含量低于0.1mg/kg干物质时,奶牛容易出现硒缺乏症状。

硫化物含量过高:土壤中硫化物含量过多,会影响奶牛对硒的吸收和利用率。

症状识别
症状 描述
精神沉郁 奶牛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愿活动。
食欲下降 奶牛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
消瘦 奶牛体重减轻,肌肉萎缩。
被毛卷曲 奶牛被毛粗糙,卷曲。
运动障碍 奶牛行动不便,站立不稳。
肌肉震颤 奶牛肌肉出现震颤现象。
腰背弓起 奶牛腰背弯曲,姿态异常。
产奶量下降 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时停止产奶。
诊断与防治

诊断:根据奶牛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硒含量测定,进行综合判断。

防治:

补充硒元素:使用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按10mL/头一次肌内注射,全群治疗。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富含硒元素的饲料,如海藻、酵母等。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保证奶牛充足的营养摄入。

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发现部分奶牛出现硒缺乏症状,经诊断后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按10mL/头一次肌内注射,全群治疗。

调整饲料配方,增加海藻、酵母等富含硒元素的饲料。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管理,奶牛硒缺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产奶量逐渐恢复。

奶牛硒缺乏病是一种因硒元素缺乏导致的代谢性疾病

在黑龙江省孙吴县,养殖户冯海艳和赵健权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奶牛群中出现了营养性肌萎缩、生长缓慢以及繁殖性能障碍等症状。通过临床观察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奶牛硒缺乏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肌病。

硒缺乏症的主要症状包括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被毛卷曲、离群呆立、站立不稳、喜卧、运动障碍、肌肉震颤、四肢麻木、腰背弓起、产奶量急剧下降等。严重病例甚至会出现食欲废绝、产奶停止、卧地不起、呼吸浅表或喘息、最后角弓反张、抽搐、心力衰竭而死。

针对奶牛硒缺乏症,冯海艳和赵健权采取了补硒措施。他们使用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按10mL/头一次肌内注射,对全群进行全群治疗。对于重症者,他们还配合强心补液,一周后再进行一次肌注。采取上述措施后,病畜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愈后良好。

通过补硒技术的应用,奶牛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生长速度加快,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恢复。这一案例表明,补硒技术对于奶牛硒缺乏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因为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硒缺乏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奶牛硒缺乏病,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加强对土壤、饲料、牧草等硒元素含量的监测,确保饲料安全。

3. 研究开发新型补硒产品,提高补硒效果。

奶牛硒缺乏病的防治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共同努力,以确保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