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水心病是苹果树常见病害,表现为果实内部出现水渍状病变
苹果水心病,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却困扰着众多苹果种植者。它不仅影响了苹果的品质,还让果实的贮藏成为难题。那么,苹果水心病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防治的呢?
苹果水心病的主要症状是果实内部出现水渍状病变。病果内部组织的细胞间隙充满细胞液,呈现出水渍状。病部果肉的质地较坚硬,呈半透明状。这种病变通常以果心及其附近较多,但也可能发生在果实维管束四周和果肉的其它部位。
品种:不同品种的苹果对水心病的抗性不同。易感病品种如红富士、北斗、新红星、玫瑰红、金富等。
缺钙:缺钙是引发水心病的主要原因。凡能诱发苹果缺钙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水心病。
土壤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酸碱度不适宜等土壤条件可能导致苹果水心病的发生。
栽培管理:如树势过弱、结果过多、树体郁闭、施肥不当、修剪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苹果水心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 具体方法 |
---|---|
品种选择 | 选择抗病性好、发病较轻的品种,如金冠、元帅、国光等。 |
科学补钙 | 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性,控氮、钾肥,避免出现氮、钾过高抑制钙的吸收。 |
土壤改良 | 注意合理调节与改良土壤,提高果树根系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对于酸碱板结过强的土壤要进行合理性调节。 |
树势管理 | 结合园情树势对果树合理性修剪,通过摘心、疏枝、拉枝、开角等方法,来控制稍生长、减少养分无效消耗。 |
采收贮藏管理 | 注意合理调节与改良土壤,提高果树根系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对于酸碱板结过强的土壤要进行合理性调节。 |
苹果水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苹果的品质和贮藏有很大影响。通过了解其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苹果水心病的发生,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
前面谈到了苹果水心病是苹果树常见病害,表现为果实内部出现水渍状病变。,后面将重点放在苹果水心病:果实保鲜难题,解决方案待突破上。
叶面喷钙:在苹果生长的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叶面喷钙至关重要,第一次是在花落后30-40天,第二次则是在采收前30-40天。硝酸钙、氨基酸钙、腐植酸钙等都是适合叶面喷施的钙剂。
土壤补钙:为了提高果树根系对钙的吸收利用率,需注意合理调节土壤,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性,控制氮、钾肥的使用,避免氮、钾过高抑制钙的吸收。同时,对于酸性土壤,可使用生石灰调节;对于碱性土壤,则可使用石膏。
品种选择:在生产实践中,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如金冠、元帅、国光等,这些品种在发病较轻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果实品质。
树势管理:通过摘心、疏枝、拉枝、开角等方法,控制梢生长,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使果实得到更多的钙源补充,从而有效预防水心病的发生。
采收贮藏不当:果实采收前的高温或低温、采收成熟度、产量水平、采后贮藏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苹果水心病的发生。因此,在采收和贮藏过程中,需注意控制这些因素,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