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珠江水产研究所在鳜鱼选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秋浦杂交鳜”、“华康1号”、“长珠杂交鳜”,这一系列的名称在短短数年之内已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热门词汇。近日,养殖规模最大的翘嘴鳜在良种选育方面又迎来了新的突破。这个突破,不仅来自于珠江水产研究所,更预示着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新的希望。

珠江水产研究所在鳜鱼选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珠江水产研究所创建于1953年,作为国家按流域布局设置的渔业综合科研机构,承担我国珠江流域及热带亚热带地区渔业科学研究、渔业技术开发、渔业成果转化等工作。长期以来,珠江所一直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破解难题,提升产业竞争力

我国的主要经济鳜类包括翘嘴鳜、大眼鳜和斑鳜三种。只是,长期以来,病害严重、饵料鱼供求问题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鳜鱼产业造成了严峻的制约。对鳜鱼良种的需求愈发紧迫。

据珠江所研究员朱新平介绍,在近几年对连续3代鳜鱼的淘汰与选择过程中,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F3代鳜鱼选育家系的鉴定结果让他们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经大量的鉴定数据显示,F3代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指标比F1代显著提高。

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此次对F3代鳜鱼选育家系进行生长表型数据的收集,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连续3代的选育,鳜鱼已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且个体规格趋于一致。3年的池塘养殖生长数据表明,在相同的养殖环境、相近的放养密度与管理措施下,经过相同时间的养殖试验,F1代、F2代和F3代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85.4g、399.1g和534.6g,F2代比F1代提高了39.84%,F3代比F2代提高33.95%,成活率高达92%,生长速度显著提高。

为推动这一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珠江所与清远宇顺公司鳜鱼选育种基地合作,对该团队构建的第三代鳜鱼选育家系进行生长性状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鳜鱼选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望未来,共谋发展

据悉,在国家外专局引智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海洋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和广州市科技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珠江所团队将继续开展快长鳜鱼的选育研究,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珠江水产研究所鳜鱼选育成果数据对比
世代 平均体重 成活率 生长速度
F1代 285.4 85% 23.5
F2代 399.1 89% 33.1
F3代 534.6 92% 44.2

珠江水产研究所在鳜鱼选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带来新希望。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鳜鱼选育新突破,养殖产业迎曙光。

珠江水产研究所在鳜鱼选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接下来,叶星研究员团队将继续进行大量的选育工作,并对优良苗种进行推广。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对F3代的饲料接受程度进行相关试验,以期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研究成果:国际期刊发表 近日,珠江水产研究所叶星研究员团队在鳜鱼遗传育种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研究论文《Response to four generations of selection for growth performance traits in mandarin fish 》在水产类国际核心期刊《Aquaculture》在线发表。这是首次对鳜鱼生长性状的现实遗传力、选择反应和遗传增益的研究与报道。该研究受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水科院创新团队等项目的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