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右江区芒果产业基础薄弱,亟待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百色右江区芒果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基础依然薄弱,亟待实现跨越式发展。
1. 基础设施落后
百色右江区芒果基地的低产果园面积约为1.47万hm²,占总面积的2009年12月热带农业工程第332.2%。果园基础设施落后,低产果园面积大,制约了芒果产业的发展。
2. 品种结构不合理
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百色右江区芒果品种主要集中在台农一号芒、金煌芒等,缺乏特色品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4. 产业链发展不均衡
加大投入,完善芒果基地基础设施,提高果园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引进和培育优质芒果品种,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案例分析年份 | 百色市芒果种植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2013 | 13.5 | 6.32 | 2.61 |
2014 | 18 | - | - |
2015 | - | - | - |
2016 | - | - | - |
芒果合作社或芒果协会的建设是百色芒果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在百色,最早成立的便是百色市芒果协会,目前拥有256名会员。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右江河谷的芒果基地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不仅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奖项,更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芒果基地发展历程:从基础到品牌果园基础设施的落后,低产果园面积大,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都是百色芒果产业发展的挑战。只是,百色市通过努力,实现了从基础到品牌的华丽转身。2003年,田阳香芒获得了国家工商认证,标志着百色芒果的品质得到了官方认可。
为充分发挥百色市自然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于1985年决定在百色市建立芒果商品生产基地,将芒果种植作为振兴经济、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近年来,右江区积极打造优势芒果产业品牌,推进芒果生产跨越式发展,制定了《右江区2014—2016年芒果产业发展实施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
芒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提升产业链百色芒果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百色市提出了多项对策,包括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影响力和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农民素质,增加科技投入等。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百色市芒果栽培面积已达2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13.6万亩,总产量预计达到11万吨,同比增长14.4%,预计产值达5.86亿元。芒果产业已成为该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展望未来,百色芒果产业将继续深化品牌化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让百色芒果走向世界。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百色芒果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