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诏安青梅产业推介会系列活动于1月12日启动

1月12日,诏安青梅产业推介会系列活动在诏安县江滨公园隆重开幕。此次推介会以“‘硒’望田野·‘梅’好生活”为主题,旨在推广青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诏安青梅产业推介会系列活动于1月12日启动

活动现场,诏安县与全国各地的企业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涉及富硒食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电气设备制造等领域12个项目,总投资达到69亿元。

此外,推介会还设置了江滨公园、红星乡、太平镇3个会场,将持续至24日。活动将融入“中国青梅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海峡硒都”“中国长寿之乡”等诏安名片,以梅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展一系列经贸文化交流推介活动,提升诏安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青梅产业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诏安青梅产业仅停留在初级加工的水平,青梅加工多数是小作坊,采用传统工艺,产业化程度低。近年来,诏安县政府引导青梅经销大户尝试青梅工厂化加工,青梅加工半成品、成品的加工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应对日本针对进口农产品不断抬高准入门槛实施的“绿色壁垒”,诏安县涉农部门从源头抓起,严格按标准化要求,协调加工企业、农药经销商和农户,共同实施青梅生产战略联盟,通过统一的无公害化运作,协议农户的青梅各项指标均符合检测标准。

近年来,诏安县充分发挥“中国青梅之乡”和“中国海峡硒都”两张名片优势,突出“富硒健康”特色,强化青梅生产战略联盟、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并成立诏安青梅协会、富硒协会、红星乡青梅技术研究会、太平镇青梅营销协会等社团组织,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服务。

诏安红星青梅先后获得农业部绿色产品认证、漳州市十大名花果荣誉称号等。2014年“诏安红星青梅”荣获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双认证,是诏安青梅品牌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诏安县将继续做强富硒青梅产业、书画艺术产业,以花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思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日程安排
日期 活动内容
1月12日 开幕式、项目签约、青梅品牌宣传推广等
1月13日至15日 青梅产业文化展示、八仙茶企业文化展示、青梅深加工新产品评选等
1月16日至18日 全国硒产品展销、电商展示、电子商务沙龙、人才与项目对接等
1月19日至24日 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书画之乡”文化交流等
诏安青梅产业推介会系列活动于1月12日启动

各级领导出席推介会开幕式,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郑宝东,市委常委、宣传部等领导嘉宾出席并发表讲话。通过《福建导视》频道和福建高清互动云电视漳州频道等媒体的大力宣传,本届推介会吸引了广泛关注。

为了让全县20万梅农增收致富,诏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举措,积极邀请知名青梅加工企业与当地农户对接,多次举行青梅上市现场协调会,为当地种植户和企业排忧解难。据统计,全县目前拥有青梅加工企业28家,家庭腌制厂130余家,青梅制品产业逆市增长。

“富硒青梅”的认定,为诏安红星青梅产业的提速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2012年以来,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多次组织专家对诏安县富硒土壤区农产品含硒量、土地利用现状等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诏安县境内富硒土地面积和土地含硒量为全省之最。

经过历代梅农的精心栽培选育,诏安青梅形成了“白粉梅”“青竹梅”两大独具特色的品种,统称为“诏安红星青梅”,是我国品质最优、产量最稳的品种之一。目前,全县拥有青梅种植面积12万亩,有12个千亩以上示范种植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青梅生产和主要出口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