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回乡种黄瓜,探索致富新途径

大荒地村的种植户周钰芳,正忙得不亦乐乎。她的土垄上,新栽种的黄瓜秧苗刚钻出地膜,嫩绿的新芽映入眼帘。近年来,这里已有21位40岁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他们中甚至有大学毕业生,共同探索着致富新途径。

回乡种黄瓜,探索致富新途径
蔬菜经济的崛起

威远县多个乡镇正致力于发展蔬菜经济,甘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种的黄瓜又大又脆,吸引了重庆、成都、自贡的菜商,几乎签下了他的全部货源。甘宁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蔬菜基地位于当地,雨水充沛,温度适中,为丰收奠定了基础。

‘双绑’联农带农模式

村支部书记黄建付介绍,大荒地村近年来整合土地资源,让有经验的菜农集中种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生活越来越好。甘宁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看好未来的“菜篮子”,放弃小包工头的身份,回乡种起了蔬菜。

黄瓜产业的蓬勃发展
时间节点 黄瓜产量 收入
4月 1000多 2000多
7月 2000多 3000多
9月 5000多 上万元

甘宁的黄瓜基地约有40亩,每亩可产1.5万斤,承包费每亩800元。除去开支,收益相当可观。进入7月,黄瓜的产量还将大大增加。

丰收的背后

甘宁表示,黄瓜基地的黄瓜已采摘了一个多月。之前每天只能采摘1000多公斤,后来每天采摘2000多公斤,因为黄瓜的日渐成熟,每天能采摘5000多公斤,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当天,甘宁和妻子龙晓霞忙着招呼各地客人,统计他们购买的数量,并安排装筐的车辆。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罗富华则带领当地村民采摘、分捡黄瓜,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奋战,下午3点,几千公斤黄瓜全部被装进了大货车。

说完了回乡种黄瓜,探索致富新途径。,接下来聊聊回乡黄瓜种植,创新致富模式。

村支部书记黄建付介绍,村里的转变得益于对土地资源的整合和“龙头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的“双绑”联农带农模式的探索。甘宁,这位当地村民,曾是小包工头,如今成为了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他的黄瓜基地里,黄瓜又大又脆,吸引了来自重庆、成都、自贡的菜商们。

回乡种黄瓜,探索致富新途径

大荒地村的黄瓜种植,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黄瓜产业的不断发展,相信大荒地村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