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马铃薯种植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一直是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帮助大家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马铃薯种植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一、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的主要虫害是二十八星瓢虫和蚜虫。二十八星瓢虫以咬食马铃薯叶片为主。蚜虫不仅吸食马铃薯叶片的营养,其分泌物还影响光合作用,另外蚜虫还可以快速传播病毒病,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必须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具体措施
拌种 使用58%甲霜灵锰锌120g拌种50kg,结合绿农生物肥一起使用。
施用杀菌剂 在增施氮肥的基础上,施用杀菌剂,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选用银法力、代森锰锌、杜邦克露、氟吗啉锰锌等,根据不同含量按说明书使用。
喷雾 初次喷雾在团棵期进行,隔7~10d喷1次,整个生育期要喷10次以上。
清理病株 一旦发生病害,立即拔除中心病株清理出田间,并及时喷洒相应的杀菌剂。
二、有机肥与化肥的施用

为了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及技术交流,了黑龙江西部垦区马铃薯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包括选地整地、品种及种薯、双行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机械化收获。

肥料种类 施用方法
有机肥 有机肥在马铃薯栽培中是最好的肥料,用量为45t/hm2,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在垄体内。
化肥 施用45%艳阳天牌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也可以施用磷酸二铵180~225kg/hm2、尿素75kg/hm2、50%硫酸钾105~120kg/hm2。结合播种均匀地施于种块之间或侧下方。
三、田间管理

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进行科学灌溉,降低了用水成本,保证了马铃薯在不同生育时期能够适时补充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

管理措施 具体操作
灌溉 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进行科学灌溉。
施肥 结合趟2次地追施尿素150~225kg/hm2、硫酸钾75kg/hm2。在马铃薯开花初期喷施磷酸二氢钾1次;结薯膨大初期按说明书喷施膨大素1次。
摘蕾 于初花期将花蕾摘去,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提高产量。
四、收获与储存

在收获前10d左右,用镰刀或打叶机将马铃薯植株割下并清理出田间。进入9月中旬左右,马铃薯块茎膨大结束进入成熟期,此时即可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收获出售,在初霜前要全部收完,暂时未能出售的要封堆入窖储存逐步出售。

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使用土地资源更加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二十八星瓢虫和蚜虫是常见的害虫。二十八星瓢虫主要攻击叶片,而蚜虫不仅吸取营养,还会传播病毒,降低产量与品质。防治措施包括:用58%甲霜灵锰锌120g拌种50kg,搭配绿农生物肥一同使用;在增施氮肥的同时,施用杀菌剂,如银法力、代森锰锌、杜邦克露、氟吗啉锰锌等,按说明书指导使用。初次喷雾在团棵期进行,每7-10天喷一次,整个生育期至少喷10次以上。

马铃薯种植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

一旦发现病害,立即拔除中心病株并清理田间,及时喷洒杀菌剂。同时,可与叶面肥、杀虫剂混合喷洒,降低用工量。但需注意,杀菌剂不可连续使用,需交替使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有机肥是马铃薯栽培的理想肥料,它不仅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还能为马铃薯提供全面的养分和有益微生物。选择有机肥时,以腐熟的人畜粪尿为佳,用量约45t/hm2,与整地时一次性施入垄内。化肥施用时,需遵循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根据产量目标精准施用,如施用45%艳阳天牌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或磷酸二铵180-225kg/hm2、尿素75kg/hm2、50%硫酸钾105-120kg/hm2,均匀施于种块之间或侧下方。

四、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优势

马铃薯大垄双行栽培技术相比单垄单行栽培,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例如,我旗马铃薯主产区采用大垄80厘米密植的栽培方式,平均产量每公顷达到6万千克。这种技术能有效解决小垄距种植带来的问题,如畸形薯偏多、病害发生严重等,明显提高产量。

种薯出窖后进行挑选,剔除病薯、冻薯和杂薯,将健康种薯移至温暖室内打破休眠,促进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进行“困种”处理,堆放种薯于10℃以上室内,厚度50cm,薯下铺麻袋皮,外围用草帘或席子围好。当薯芽萌发至0.5-1.0cm时进行晒种。播种深度8-10cm,根据栽培品种特征特性确定播种密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