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片出现绿色小斑点,疑似病毒性病害
作者:渔乐三农•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2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叶片上出现绿色小斑点的情况?这可能是病毒性病害的征兆。本文将为你揭秘这一病害的真相,并提供防治攻略。
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上会出现许多黄色的绿色小斑点,后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这些小斑点连在一起,形成了一段段病斑。到了后期,病斑会逐渐扩大,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
症状 | 危害 |
---|---|
小斑点变黄褐色、红褐色至紫褐色 | 叶片枯萎,影响产量 |
病斑连成片 | 严重时会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
1. 轮作换茬和清除田间病残体。
2.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三、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传播途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7~8月高温高湿或多雨的季节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
2. 适当早播,合理密植。
3. 药剂防治:可选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农业防治: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在发病初期,及时打掉下部病叶,减轻病害的扩散。此外,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也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
在河南省某玉米种植区,由于连续降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大面积发生。当地农民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策略下,成功控制了病害的蔓延。具体措施如下: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病害的防治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发展趋势:
1.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农药,如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2.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病品种,从源头上解决病害问题。
3. 智能监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玉米病害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防治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