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肥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生长缓慢
肥料类型 | 缺肥症状 | 追肥方法 |
---|---|---|
氮肥 | 植株矮小,叶片黄化,生长缓慢 | 适时追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
磷肥 | 生长缓慢,苗弱,植株部分地方甚至全株有紫色体现 | 施用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 |
钾肥 | 植株矮小,节间变短,穗发育不良,籽粒生长影响严重 | 施用硫酸钾或氯化钾 |
钙肥 | 根尖和根毛细胞黏质化,生长点呈黑胶黏状 | 施用氯化钙或硝酸钙 |
镁肥 | 老叶边缘或叶脉间出现黄色条纹,茎秆叶鞘紫红色 | 施用硫酸镁或氯化镁 |
硼肥 | 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叶片脉间组织变薄 | 施用硼砂或硼酸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依赖性极高。玉米缺肥不仅会影响产量,还会导致品质下降。因此,了解玉米缺肥的症状和追肥方法至关重要。
玉米缺氮的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小、叶片黄化、生长缓慢。缺氮时,老叶 表现症状,然后发展到植株较嫩的叶片上。这种症状的出现,可作为缺氮的指标。根据土壤肥力适量施用氮肥,是有效的增产措施。
玉米缺少钾肥在苗期表现发育迟缓,叶片带有条纹。严重缺钾时,玉米植株矮小,节间变短,穗发育不良,顶端细小,秃顶多,籽粒生长影响严重。这些都是玉米缺肥所表现出的问题。
因此,在玉米生产中,可根据玉米植株的不同症状表现来诊断是否缺肥,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玉米苗期缺氮时,植株生长缓慢,叶色浅黄,发育不良;拔节至吐丝期缺氮,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发黄叶片呈V形桔黄色病斑,叶尖开始枯死,且向上部发展,茎秆细长;成熟期缺氮果穗小,穗尖干疵缺粒,尖冠常...
从叶尖开始逐渐向叶柄处较整齐的黄化;缺磷病症和与缺氮基本一样,而所不相同的是黄色叶片周边...
缺钾的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显长,茎杆...
缺磷:叶片紫红色,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玉米肥料不足,则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不及时补充,会导致玉米生长受限、抗病虫能力下降、甚至...
表现为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上部叶片脉间组织变薄,呈白色透明的条纹状,叶薄弱,发白,甚至枯死,生长点受抑制,雄穗抽不出来,雄花退化变小,以至萎缩,果穗退化畸形,顶端子粒空瘪。下面具体给大家介绍玉米缺肥的表现以及追肥方法。
玉米缺钾时,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叶色淡绿且有黄色条纹,严重时叶缘和叶尖呈现紫色,随后干枯呈灼烧状,叶的中间部分仍保持绿色,叶片却逐渐变绉。
2、超硼:硼过量会造成叶片中毒,玉米边缘黄化,最严重...
至全株有紫色的体现,严重时叶尖呈褐色可能枯萎。玉米生长后期缺磷,会影响抽穗吐丝、授粉和籽粒灌浆,有可能会产生玉米穗小,籽粒不饱满,穗顶秃等现象。3、钾肥。
缺钾的植株生长速度慢,矮化、叶片干枯 图8,缺钾的叶片先从植株下部叶开始,从叶尖叶缘向里蔓延枯焦 图9,缺钾导致绿色器官制造并传输到玉米穗的有机营养少,造成秃尖 1、缺锌:新叶基部开始,沿主脉发展,失绿白化,根系发育不良 2、超锌:锌是微量元素,太多玉米也受不了 3、施肥:苗期喷施最佳 图10
1、缺氮肥
预防:因为机播的推广提倡施用种肥,或5叶前追施提苗肥;大喇叭口期追肥后,注意适时适量的追施攻粒肥。
苗期缺磷,根系发育差,苗期生长缓慢。5叶期后明显出现缺磷症状,叶片呈紫红色,叶尖紫色,叶缘卷曲。缺磷还使花丝抽出速度缓慢,影响授粉,并且果穗卷缩,穗行不齐,子粒不饱满,常出现秃顶现象,成熟延迟。
预防:发现缺磷症状后可亩用磷酸二氢钾200g对水30kg叶面喷施。或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
根尖和根毛细胞黏质化,使细胞分裂和伸长减弱。生长点呈黑胶黏状。叶尖产生胶质,叶子扭曲黏在一起,而后茎基部膨大并有产生侧枝的趋势。
预防:北方生理缺钙可喷施0.5%的氯化钙水溶液。南方强酸性低盐土壤,可亩施石灰50~70kg,并忌与铵态氮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混合施入。
玉米老叶的边缘或叶脉间出现黄色条纹,条纹由叶基向叶尖发展,以后发展成缺绿斑,变棕色或坏死,茎秆叶鞘紫红色,幼叶黄白色。
玉米缺不同的肥表现症状有所差异,种植户们可根据玉米的具体特征,判断缺哪种肥,及时补施,避免造成玉米产量过低,影响经济收益。且做好不同时期的玉米施肥工作。
玉米缺肥症状:矮小黄叶,生长缓慢需改良
缺氮: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叶尖枯萎。
缺磷:植株矮小,叶片紫红色,根系发育不良。
缺钾:植株生长缓慢,叶色淡绿,叶缘和叶尖呈现紫色。
缺钙:根尖和根毛细胞黏质化,生长点呈黑胶黏状。
缺镁:老叶边缘或叶脉间出现黄色条纹,茎秆叶鞘紫红色。
缺硼: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叶片变薄,生长点受抑制。
玉米缺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土壤养分不足:长期未施肥或施肥不均衡,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施肥方法不当:施肥量过大或过小,施肥时间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低。
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土壤过酸或过碱,影响肥料的有效性。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
改善土壤环境: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科学管理:合理轮作、深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
四、案例分析某地区玉米种植户张先生,连续两年玉米产量较低,植株矮小、叶片黄化。经过土壤检测,发现土壤中氮、磷、钾含量较低,且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张先生根据以上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补充土壤养分。
调整土壤酸碱度,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
合理轮作,改善土壤结构。
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
经过一年的努力,张先生的玉米产量得到显著提高,植株生长状况良好。
五、未来展望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种植技术将不断改进。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加强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推广抗病、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
加强病虫害防治,降低产量损失。
解决玉米缺肥问题,需要从土壤、肥料、品种等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