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过程中,地下害虫严重威胁根系健康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地下害虫对根系的危害不容忽视。这些小小的害虫,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地下害虫的种类、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
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包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它们以玉米的根系为食,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害虫名称 | 危害特点 |
---|---|
金针虫 | 以幼虫危害玉米种和根系,导致植株枯死 |
地老虎 | 啃食玉米根茎,导致植株倒伏 |
蝼蛄 | 挖掘隧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根系生长 |
预防地下害虫的最佳方法是在播种前进行处理。
合理轮作:在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区,应避免连作或与其他作物轮作,以减少害虫的生存环境。
种子处理:使用农药或生物制剂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地下害虫的危害。
土壤处理: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如撒施毒土、深翻土地等,可以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田间杂草等,可以减少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或天敌昆虫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化学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施,可以迅速控制害虫的蔓延。
案例分析某地区玉米种植户在连续几年遭受地下害虫的严重危害后,决定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合理轮作、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等多种方法,有效控制了地下害虫的发生。据统计,该地区玉米产量比往年提高了30%。
近期,在夏玉米种植区域,一些种植较早的地方出现了玉米幼苗期地下害虫的困扰。许多种植户反映,玉米刚出苗,田间就遭受了虫害,根部受损严重,甚至有些玉米苗未能出土。这种情况让人十分头疼。其实,玉米幼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是由于地下害虫导致的。
预防上述害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播前拌种。在拌种技术尚未普及的时期,许多种植户都为此头疼。但近年来,因为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在播种玉米时都会进行拌种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地下害虫的危害,还能提高玉米的出苗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拌种剂有吡虫啉类,它们具有一定的趋避作用。拌种后的种子会有一定的农药气味,当地下害虫闻到这个气味后,就不会去咬食种子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防治地下害虫的有效手段。
除了拌种,还可以采用毒土撒施的方法进行防治。具体操作是将50%辛硫磷0.25公斤与细土50~60公斤混合,然后撒施在玉米苗周围。这种方法可以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对于减轻地下害虫的危害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捕杀的方式防治地下害虫。在玉米幼苗期,早晚在田间发现有地老虎等害虫时,要及时进行捕杀,以减少害虫的繁殖。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重要穗部病害,几乎在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尤其在连作玉米田块发病较重。这种病害的循环过程主要是通过土壤中的病菌传播。
合理轮作,减少病害发生在地下害虫严重发生的地区,应禁止连作或进行轮作,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轮作可以改变土壤中的病菌种群结构,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深翻土地,将地下害虫翻于地表,破坏其越冬场所,减少越冬害虫基数,从而减轻地下害虫的危害程度。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病害的监测,一旦发现病情,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