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麒麟区计划规范移栽水稻10万亩,以提升农业产量和品质

截至目前,麒麟区已就位水稻良种120吨,玉米良种1600吨,化肥17752吨,检修各类农机具5800余台,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27万亩,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000万元。

麒麟区计划规范移栽水稻10万亩,以提升农业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麒麟区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模式,积极构建粮食产业化生产体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稳步提升。2021年产粮23600万公斤,粮食产量连续11年逾2亿公斤。

麒麟区紧盯“202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54.6万亩、产量2.36亿公斤”的目标,逐级压实“粮袋子”工作责任。

耕地保护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麒麟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5.08万亩,筑牢粮食生产安全基石;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2019年至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3.84万亩,进一步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从根本上解决“耕地灌溉”问题。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麒麟区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今年创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3万亩,其中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核心示范区2.3万亩,完成机械化作业面积120.5万亩。

高产优质化、高效生态化

麒麟区沿江街道着力在高产优质化、高效生态化方面下功夫,组织群众抢抓节令规范移栽水稻1.8万亩,确保在最佳节令内满栽满插,撑起农民米袋子。

在鸡街、余家圩、新圩、新发等村3600亩机插秧样板田里,一台台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技术人员将育秧软盘摆放在机器上,秧苗被快速、整齐地植入。

实施“十百千”工程

实施“十百千”工程,引进了10个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20亩,筛选适宜麒麟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抓好100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力争实现单产850千克以上;抓好1000亩综试区建设,推广机械化插秧、收割,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项目 面积
省级水稻高产示范片 3.5
核心示范样板 4500
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插秧 7000

在水稻样板上,主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实施“一减、一早、三改变”高产创建集成技术,做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期、统一机耕机耙、统一移栽期、统一栽插规格、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水浆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

水情分析与用水计划

认真分析水情,科学制定用水计划,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基本烟农田、抗旱水源等工程建设,组织群众做好疏通沟渠、灌溉设施检修维护等工作,确保水稻生产用水。

探索水稻轻简化节本增效种植模式

在越州镇老吴村委会开展水稻直播20亩,探索水稻轻简化节本增效种植模式;开展水稻高产高效标准化模式栽培技术研究,研制《麒麟区水稻标准化栽培生育规律叶龄模式图》、《麒麟区水稻14片叶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全面提升水稻生产能力。

把麒麟区计划规范移栽水稻10万亩,以提升农业产量和品质。说完之后,再来分析麒麟区推广水稻移栽技术,助力农业升级。。

麒麟区计划规范移栽水稻10万亩,以提升农业产量和品质

湖北家意粮油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建立油菜种植示范基地的实施方案,监利县是农业部2002年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明确的长江中下游优质油菜生产带。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05.77万亩,其中水田160.86万亩。

麒麟区围绕节令要求,采用机插秧软盘育秧、温室大棚集中育秧和房前屋后分散育秧方式育苗,着力提高培育适龄壮秧的整体水平。加强水稻苗床管理,在调控膜温、适时揭膜、浇透揭膜水、补浇“断奶”水等关键环节做细做实。密切关注苗期天气变化,制定低温冷害应急预案,防止秧苗出现烧苗、烤苗、冻苗现象,确保秧苗正常生长发育。今年完成水稻育秧1.1万亩,保证10万余亩水稻大田用秧。

今年,麒麟区以稳产、高产、绿色、安全为目标,为5万亩水稻免费投保,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8个示范片,示范面积6万亩,主推“楚粳28号”“楚粳2号”等优质水稻品种。

麒麟区积极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通过“一折通”及时发放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补贴等补贴资金。认真落实水稻种植政策性保险工作,培育水稻产业科技示范户345户,对区级优质水稻示范区免费提供优质稻种和浸种除草药剂。储备水稻良种34个68万公斤以及各种化肥、粮用农膜、粮用农药等农用物资,确保全区水稻生产需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