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试点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解决施肥深度不足问题
在农业现代化的大潮中,黑龙江省农机推广总站引领了一项创新技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试点工作。这项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施肥方法中施肥深度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
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要求在标准化整地的基础上,通过作业一次完成侧深施肥机插秧。各试点县示范区根据所处积温带差异,分别设置了4种施肥处理区块和1个对照田,按照侧3深5的要求分别施入不同肥量,试验不同处理方式对秧苗返青与分蘖的影响,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产量方面的最佳处理方案。
试点县示范区 | 施肥处理区块 | 对照田 |
---|---|---|
方正县 | 4种施肥处理区块 | 1个对照田 |
庆安县 | 4种施肥处理区块 | 1个对照田 |
五常市 | 4种施肥处理区块 | 1个对照田 |
绥滨县 | 4种施肥处理区块 | 1个对照田 |
抚远市 | 4种施肥处理区块 | 1个对照田 |
通过应用水稻侧深施肥装置,配以水稻专用肥料,测试考核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并对侧深施肥技术与常规施肥技术进行对比,从而探索寒冷稻区现代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实践案例与成效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与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携手,在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建三江地区应用面积由2015年的4000余亩迅速扩大,采用侧深施肥可使水稻根际氮素浓度较全耕层施肥提高5倍左右,解决了建三江地区因低温、地冷、冷水灌溉、早期栽培、稻草还田等造成的水稻生育初期营养缺乏问题。
黑龙江省农机推广总站对施肥装置的排肥量反复进行了调试检测,对机插秧深度、肥苗间距、施肥均匀度、亩均施肥量、通过性能、作业效率、故障率等方面进行实地调试并记录具体数据。目前,10个试点县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机械部分性能测试、数据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
未来展望因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预计将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黑龙江省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是,如何在保证秧苗健康成长的同时,实现高效施肥,一直是种植户们关注的难题。侧深施肥技术应运而生,它不仅能够精准施肥,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破解水稻施肥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优势:精准施肥,提高效率侧深施肥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精准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入距秧苗根部3~5厘米、深度为5厘米的位置。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侧深”,它能够有效避免肥料离根过远或施用过浅的问题,使得肥料更易被秧苗吸收,从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例如,在黑龙江省方正县的试点示范中,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后,水稻产量提高了15%以上。
在黑龙江省垦区前哨农场,种植户苏丽娟通过使用侧深施肥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和肥料费用,还提高了水稻产量。苏丽娟表示,使用这项技术后,每亩地可节省人工费和肥料费约70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水稻产量比往年提高了约20%。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侧深施肥技术在提高农业效益方面的实际效果。
推广应用:黑龙江省的推广战略为了加快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黑龙江省农机推广总站制定了一系列推广方案。在方正、庆安、五常等12个县开展了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机械化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通过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示范展示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种植户了解并掌握这一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