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果子狸引种需关注其生态习性、疾病防控及适宜环境

果子狸作为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其养殖已成为农业领域的一大亮点。只是,引种果子狸并非易事,需要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疾病防控及适宜环境。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关键因素。

果子狸引种需关注其生态习性、疾病防控及适宜环境
引种时机与选择
引种时间 适应能力 抗病能力
11月份 较强 较高
过早引种 较差 较低
过晚引种 较差 较低

引种种狸最好是当年春季交配所生的3月龄以上,行动敏捷,精神好,有强烈的食欲,眼球突出、褐色,电筒光照射瞳孔收缩迅速的幼狸。千万不要听信场家吹嘘购买所谓的“大狸”、“老狸”、“当年生产狸”等。因为引种当年狸,不论大小,由于环境的改变,当年都不会有发情配种的机会。

外观要求 详细说明
外观清秀 身躯、尾巴较长,前躯、后躯匀称
毛色纯正 油亮,手感柔顺爽滑,花纹符合种群用要求
膘满度 在100~115g/cm之间
四肢与耳朵 四肢无残缺,无畸形,特别是耳朵不坍塌

对身体粗短且膘满度大于1208/cm,或小于95g/cm的种果子狸要坚决不买。

养殖场要求

具备工商注册等相关合法证件。

拥有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禽系谱、检疫证、野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要求4证齐全。

提供直观科学的现场养殖指导。

养殖场规模相当,能提供详细的养殖、繁殖、疾病防治等各项技术资料。

选定种狸后,不应立即返程,而应该在引种场找一个地方,将所有引种狸集中在一起,由引种户在场上亲自饲喂几天,以观察是否存在拉稀病狸混在其中。一旦发现有病狸,应立即找场家进行调换。在此期间内拒绝任何人接近所选狸种,以防被人调包。如果一旦引回病狸,由于经验不足,处理不当,病狸会很快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昼伏夜出,主要活动时间为夜间。

舍内活动和群居,对日照周期性变化的要求不严格。

适合笼养、群养和笼养结合的方式。

人工饲养的果子狸,公母搭配比例1∶2或1∶3较适宜。

繁殖系谱记录完整、清楚,无近亲繁殖,血统深隔。

引种过晚会对来年的繁殖带来很大影响。

果子狸对狸舍没有特殊要求,喜欢昼伏夜出、舍内活动和群居。笼舍形式以笼养、群养和笼养结合的方式为主。引种过晚会对明年的繁殖产生很大影响。

结论 果子狸养殖:环境适应与疾病防控

果子狸全身是宝,食性广泛,对粗饲料的接受度高,环境适应性也较强,饲养起来相对容易。科学养殖果子狸,基本不需要额外的特殊条件。只是,在养殖过程中,环境适应和疾病防控是两大关键点。例如,在福建省某养殖场,通过优化饲养环境,采用生物安全措施,成功降低了疾病发生率,果子狸的成活率提高了15%。

果子狸引种需关注其生态习性、疾病防控及适宜环境
引种标准:外观、体型与健康状况

引种时,应选择外观清秀、身躯和尾巴较长、前后躯匀称的果子狸。毛色纯正、油亮,手感柔顺的个体更佳。对于体型粗短、膘满度过高或过低的个体应谨慎购买。在湖南省某养殖基地,通过严格筛选,选用符合标准的果子狸进行繁殖,其繁殖率提高了10%。

引种时间:11月为黄金时期

引种的最佳时间为11月份。过早引种会导致果子狸适应环境的能力差,抗病力低。而引种过晚,则可能影响下一年的繁殖。在广东省某养殖场,通过在11月进行引种,成功保证了果子狸的繁殖周期,提高了整体产量。

养殖场必须具备工商注册等相关合法证件,同时拥有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禽系谱、检疫证、野生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四证齐全。在四川省某养殖场,由于具备完善的合法证件和专业的现场养殖指导,果子狸的养殖成功率达到了90%。

种狸观察:健康筛选与调换机制 繁殖系谱:完整记录与血统深隔

养殖场应提供详细的养殖、繁殖、疾病防治等各项技术资料。在广西省某养殖场,通过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养殖户能够更好地应对果子狸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种狸系谱:全面涵盖不同亚种 环境适应:春季引种,避免应激反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