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性蚜虫问题日益严重,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李先生的小麦田里,每年都会出现蚜虫,这是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病虫害。只是,面对那些顽固的抗性蚜虫,我们不得不采取更为坚决的措施来应对。
在小麦生长后期,防治蚜虫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用药后植株上部的蚜虫消退,而下部的蚜虫难以死亡,几天后蚜虫又在上部危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更为全面的防治方法。
二、发病条件小麦白粉病在小麦秋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5~6月份为暴发流行期。一般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是白粉病严重流行的主要生境条件。
2.栽培管理
小麦早播田较迟播田发病重;群体过大较群体合理的田块发病重;不合理施肥会加重病害发生,高肥水特别是偏施氮肥田块,病害发生较重。小麦生长后期大量施氮肥,发病也严重。
防治难、费用高是小麦蚜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农民只有进一步加大用药量和增加用药次数,因此,又会造成该虫的抗性进一步增强,也增加了防治成本。
时期防治过早,见虫即施药,喷药次数相应增多,造成防治成本过高,同时造成蚜虫抗药性增强,进一步增加防治难度。防治过晚,不容易控制,因为麦蚜繁殖速度快,一年可发生10—20代,条件适宜时20分钟一代。
地区 | 防治措施 | 防治效果 | 时间节点 |
---|---|---|---|
河南省某县 |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 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 | 2022年6月 |
山东省某市 | 推广抗蚜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 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 | 2022年7月 |
1.加强监测,及时发现蚜虫发生情况
2.合理用药,避免过度依赖化学农药
3.推广抗蚜虫品种,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5.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降低防治成本
小麦抗性蚜虫问题日益严重,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已经讲清楚了,现在聊聊小麦抗蚜虫防治: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吧。
根据品种和地力,合理安排播种量,推迟播种期,控制群体不宜过大,增施磷钾肥,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小麦生长健壮。
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防治难、费用高的问题防治小麦蚜虫要了解蚜虫的发生规律,减少用药次数,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生产中,选择杀虫剂时,主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农药。现在市场上有些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如果农民贪图廉价,用药效果肯定不会理想。选择合适的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很多,重视小麦扬花前防治小麦蚜虫,从小麦返青就开始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