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鲮鱼养殖渐成热门,需深入了解其基础与背景
需求越来越大,使得鲮鱼这条一直不太被重视的鱼,成为了“热门”养殖品种。鲮鱼是广东池塘养殖中最主要的底层鱼类,有土鲮、麦鲮、泰鲮等品种,养成罐头鲮鱼或鲮鱼仔。
广东省鲮鱼养殖概况调查与分析:渐成热门品种韩政府暂停进口日本宫城县产鲮鱼和大麻哈鱼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相关文章.收藏分享微信好友新...
鳜鱼养殖集中在几个省份,而广东省内则主要分布在佛山、肇庆、江门、清远、中山等地。台州金湖机电有限公司代表吉泳龙《广东鳜鱼养殖新理念与新趋势》.
饵料鱼的投喂:鳜鱼对饵料鱼有较强的选择性,喜欢吃体形长、无硬棘刺的饵料鱼,同时饵料鱼要求适口、均匀、不带病菌、虫害,太大鳜鱼难于吞咽,容易导致肠炎,太小鳜鱼追鱼难度大,耗鱼高,以鲮鱼为例适口饵料鱼的规格为鳜...
鳡鱼是一种肉食性动物,
地区 | 主要养殖品种 | 养殖面积 | 备注 |
---|---|---|---|
清远片区 | 麦鲮、土鲮 | 5-6万亩 | 珠三角最大的鲮鱼养殖区域 |
中山片区 | 罐头鲮、草鱼 | 约4500亩 | 鱼鸭混养为主 |
江门片区 | 鲮鱼仔、鳜鱼、笋壳鱼等 | 超过3万亩 | 猪鱼混养为主 |
佛山片区 | 草鱼、麦鲮 | 亩产平均在1500斤 | 草鱼和麦鲮混养为主 |
一、广东鲮鱼养殖概况
1、清远片区
作为珠三角最大的鲮鱼养殖区域,清远主要养殖麦鲮、土鲮,养殖面积5-6万亩,鳜鱼养殖面积1万亩左右。养殖鲮鱼和鳜鱼的情况可分为四类:专养麦鲮、专养鳜鱼、以鳜鱼为主兼养麦鲮、以麦鲮为主兼养鳜鱼。2012年,鲮鱼精养模式的产量大多在1300-1500斤/亩之间,效益在1000-2000元/亩,少部分养殖户达到2000斤/亩以上,亩效益超过3000元。麦鲮投喂的食物品种繁多,有猪料、鸭料、原料、鱼料,其中用鱼料的比例为30-40%。大部分养殖户一天只喂一餐,且基本上没有投料机,增氧机约10亩/台。近年来,影响麦鲮养殖的主要是寄生虫,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很少见。
主要分布在横栏镇和东阜镇,横栏多为鱼鸭混养,东阜以罐头鲮与草鱼搭配混养为主。2012年之前,养户大多数是使用低档颗粒料、鸭料或鸡粪喂鱼,平均亩产量不到1500斤,效益普遍在2000元/亩左右,其中塘租成本占到1元/斤,因而提高产量成为当地养户的共识。
江门棠下养殖水面超过3万亩,以猪鱼混养为主,养殖品种有草鱼、鲮鱼仔、鳜鱼、笋壳鱼、鳗鱼、虾等,平均塘租达到3500元/亩。2012年6月份后,小草鱼价格低至4元/斤且卖鱼难,而11朝左右的鲮鱼也有4元/斤,并且当时鳜鱼、笋壳鱼处于大投喂的开始,于是更多养户开始转向鲮鱼仔、鳜鱼、笋壳鱼的养殖。
丹灶以投喂黄粉、花生麸、猪料、鸭料等为主,亩产平均在1500斤。有草鱼和麦鲮混养、鲮鱼精养2个模式,岸上有猪或者鸭。平常的鱼塘管理以杀虫、消毒为主,每个月一次。
鲮鱼的适宜生长水温在15-30℃之间,当温度降至15℃时,鲮鱼停止摄食,进入越冬期;而水温低至8℃时,容易出现鲮鱼冻伤或冻死。鲮鱼生活在底层,杂食性,除了摄食配合饲料外,也大量摄食塘中的有机碎屑,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在3mg/L以上水体中能正常生长,水体溶氧低至0.5mg/L时,仍不会大量窒息死亡。
由于鲮鱼对环境的忍受能力强,即使浮头也不易死鱼,所以许多用户错误地认为鲮鱼养殖浮头是正常现象,造成了部分鲮鱼养殖管理一直被忽视。从单斤鲮鱼仔的饲料成本上看,平均成本在1.5-2元,养得好的成本可控制在1.3元以内;部分养殖户管理不当,成本超过了2.3元。从亩产量上看,鲮鱼仔的亩产量在1000-3000斤不等,少数养殖户亩产量达到了3000斤以上。因此,最终的亩效益差异也很大。分析原因,得知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饲料定位上,各大公司的鲮鱼料以21-25粗蛋白居多,以颗粒料为主。目前,海大集团通过对鲮鱼苗种阶段营养需求的研究,发现鲮鱼仔的营养需求与草鱼种相近,在原有的21-25粗蛋白档次基础上,提高营养需求可加快鲮鱼仔的生长速度,同时鲮鱼仔背肉明显变厚,会减少后期“黑身鱼”的出现。
整体而言,对于单养鲮鱼,饲料蛋白含量要高,以高档鲮鱼料为主,而配养鲮鱼则可以选择蛋白含量低一点的饲料。
2、增氧机的使用
由于鲮鱼养殖密度大,且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强,不易浮头死亡,所以很多养殖户忽视对池塘溶氧的关注,不太重视水质管理和增氧机的使用,一般是7-15亩的池塘配一台增氧机,且多在浮头时开启。而长期溶氧不足的情况下,鲮鱼摄食、消化受阻,生长比较缓慢,拉网起捕间隔时间长,养殖成本也比较高,产量偏低。
3、卖鱼的及时性
作为鳜鱼饵料的鲮鱼仔养殖,其规格一直处于朝苗鱼种养殖阶段,生长速度很快。在水环境较好、食物充足的情况下,9朝苗以内的鱼种,每3-5天体重可以增加一倍;而9-10朝鱼种增加一倍体重的时间也仅需7-10天,因此鲮鱼仔的养殖“顶塘”是很常见的现象,也是导致养殖成本严重增加的“无形手”。
因此,为了提高鲮鱼仔养殖产量,建议在养殖期间分塘前,小苗每天加料30-50%;9朝苗之后,每5天左右加料25-30%;且在养殖中后期,注意加快卖鱼速度,每5-10天出鱼一次。
从广东省鲮鱼养殖渐成热门,需深入了解其基础与背景。过渡到鲮鱼养殖应用案例解析,我们继续前进。
需求激增,麦鲮养殖成热点
近年来,因为鳜鱼、笋壳鱼等品种的需求增加,麦鲮作为其重要饵料鱼,其市场需求也随之激增。这使得原本并不被重视的麦鲮养殖,迅速成为了养殖热点。在广东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麦鲮养殖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产业。
中山:鱼鸭混养,提高产量
因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麦鲮养殖前景广阔。只是,要想在麦鲮养殖中取得成功,还需要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