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白鲢精养一年,体重可达1

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一般白鲢一年内的体重增长大约在1到2斤之间,但这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野塘不喂白鲢花鲢一年能长多少斤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般花鲢一年内的体重增长可能达到2到3斤,但同样也会受到环境条件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白鲢精养一年,体重可达1
养殖技巧与策略

在饲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养殖白鲢一年能达到2斤左右。个体体重在6千克以上,鳙鱼10千克以上,青鱼在15千克以上,草鱼在8千克以上。白鲢属中上层鱼类,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终生以浮游生物为主食,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鱼类 养殖一年体重
白鲢 2-3斤
鳙鱼 10千克
青鱼 15千克
草鱼 8千克

白鲢的放养规格应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市场价格走势而定。在四川,鱼的价格每年6-8月是最高的,所以在这个季节上市销售能产生最大利益化,因此投放的鱼苗至少要有一半以上的大规格,或者全部投放1斤以上大规格的鱼苗。

花白鲢的养殖根据池塘的规格而定,如果水体补充的有机肥充足,花鲢比例可以增加,同时还需要向水体粒补充菌种和氮、磷。补充的量越多,花鲢的比例就可以越多,最多可达到80%的量。

如果精养鲢鱼,也就是密度适中,水环境适宜,食物充足,一年可以增加两斤的体重,但如果环境不适宜,它们的生长速度就会变慢。在鲢鱼饲料充足的前期,适当控制饲料的投喂量,以免造成浪费。

白鲢在水质条件好,投喂饲料精养的情况下,养殖一年可以养到4斤左右,但是普通养殖一年只能够养到2斤半的样子。

施肥的频率可以参考精养糖的投料,对于肥水养白鲢一般是3天左右施一次肥,在阴天光合作用弱的情况下,也需要施肥,如果阴天不施肥,就需要投粉料来保证鱼的摄食量。

不同的放养密度,不同的饲料及不同的喂食量和次数/日,对其增重都有很大的影响。差距相当大1-4斤不等。

很多人不知花鲢鳃的特点,粉料投喂花鲢吃得少,白鲢吃得多,成本高,利润少。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就很好理解我们接下来的现阶段成功的花鲢精养方法。众所周知花鲢和白鲢都是滤食性鱼类,花鲢鳃耙稀,适合滤食浮游动物;白鲢鳃耙密,适合滤食藻类。

白鲢施肥主要是用生肥物、菌种、化肥、有机肥轮流使用,每个肥料都各有优势,来保证鱼摄取肥料的均衡。白鲢养殖中,也存在用了好多肥料,但是水就是肥不起来,这时就需要根据经验,实验性肥水。很多养殖者最常用的就是把复合乳酸菌、碳源氨基酸一起补充进去,可以很快的使水肥起来。

花白鲢养殖比例

白鲢鱼的生长速度可能会更快。品种:不同的白鲢鱼品种之间存在生长速度的差异。一些优良品种可能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饲料:高质的饲料可以促进生长速度。

孵化管理 孵化水应用过滤器过滤,以防止漂浮物和杂鱼等进入,每次孵化前清洗孵化器、孵化池,在孵化过程中提供合适的水流,并经常翻转水体,检查底部是否有卵苗堆积,以保持水质。

要是鱼的产量高,正确的放养量应根据亩产量来计算,如果预计的亩产量是600斤,上市规格在3斤左右,就应该根据250尾/亩来放养,算上中途的损坏,放养数最多也不应该超过300尾/亩。

在白鲢的养殖中, 要考虑的就是放苗密度,如果没有注意放养密度,就会产生一些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密度过大。养殖者为了追求高产,往往放养密度过大,实际上这样鱼的生长收到了限制,可能放进去的鱼苗是1斤左右,而养了一年后也只能长到1斤多点。这样就超出了水体利用光合作用培育饵料来生产白鲢的极限。

在四川某地的水产养殖场,白鲢的精养模式正成为养殖户们追求高产的新选择。这里,我们深入剖析白鲢精养的魅力,揭示其如何助力水产养殖的升级。

精准放养,提升效益
白鲢精养一年,体重可达1
科学施肥,水质优化

采用精养模式,即保持适中的养殖密度、适宜的水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供应,白鲢的年增重可以达到1-2公斤。例如,在四川某养殖场,经过精养的白鲢,一年后体重平均增长1.5公斤,显著高于普通养殖模式。

饲料管理,科学投喂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4272.html